我們在談大腦的層次,大體上來說是指按快門前的思考,這包含許多不同的思考。
第一個是思考曝光。該用多少光圈快門ISO值以及其他跟光線有關的種種問題。
第二個是思考構圖。畫面要如何構成。
第三個開始思考意義。這張照片為什麼要拍攝,是否有其拍攝的意義?
第四個思考這張照片。攝影者是以什麼角度切入?想傳達什麼? 這會連帶影響第二階段的構圖方式。
情感的層次是在第四個思考才放入的元素,你個人怎麼看待這件事,透過你獨特的手法去呈現。
以我貼的皇蛾為例,我在拍攝時,會先思考這要怎麼拍攝,閃燈、光圈、快門等等。
然後我會想,這是生態照片的一種,所以東西得要清楚,我先把它放在中間。
那拍攝這張照片的意義是因為我沒看過這麼大的蛾,所以我想紀錄下來,讓別人知道原來台灣有這種東西。
接著我想這照片,應該要能確實的傳達:這隻蛾很大,所以我拿了寶特瓶來放在旁邊,突顯他的大小。
以上是拍攝一張照片時的大腦跟情感層次,但是這張皇蛾這種程度的思考。尚且沒有討論的價值。
因此我才會說樓主您的照片還不到可以討論大腦跟情感這方面,因為很難從照片中看到有哪些耐人尋味或是特殊想要表達的情感。
www.cycliving.com
shrek1226 wrote:
去了一趟非洲好不容易...(恕刪)
雖然我不是NIKON的用戶
不過就我所知
NIKON有可以套曲線的功能
據使用D70朋友的心得
D70的測光與白平衡的確不是很準
不過套了曲線後
再加上一些適當的後製
照片就會脫胎換骨...
當然前提是構圖也夠水準啦...

一些關於NIKON曲線的討論...
您參考一下囉
這是傳說中 s5pro 的曲線?(更新!!放上所有我抓到的曲線供下載)
D50討論
Nikon D70 Curve & 影像最佳化 19種曲線測試 圖多
另外之前引起好評不斷的小帆
機王D70與我的旅程
也許你可以問問他怎麼拍攝怎麼設定d70的喔
加油!

以下是友站DVworld 站長 chiu-sir 所發表的一篇文.
雖然談的是DV,但將其置換成DSLR也是相當貼切.

--------------------以下為轉貼-----------------------
你的問題也是許多DV(DSLR)族的問題,
一開始可能因為特定因素而去買DV(DSLR),初期還在熱頭上,
所以還會經常拍些有的沒有的,但是過些日子後,因為攝影基礎不好,
總是拍不出理想的畫面,週遭的人批評的比喝采的人多,
沒有成就感,況且沒有一個中心目標讓你有拍攝的理由,
所以開始排斥DV(DSLR)進而放棄它。
如果大家把DV(DSLR)當做一般的工具(如手電筒.當家裡停電時才拿出來用,而
且不用學習,一按開關就亮),那就太小看DV(DSLR)的價值與樂趣。
何天導演在本站研習會中對於DV(DSLR)攝影者三部曲的詮釋:
科學---熟練攝影及剪輯器材,這是DV(DSLR)攝影者所俱備的基礎。
美學---當熟練攝影及剪輯器材後,就是要追求取景構圖的美感,多看別
人的作品及拍攝練習,是最佳的學習途徑。
哲學---就是要有思想及詮釋,拍攝要有主題及中心思想,沒有思想就會
沒有目標,所以不知道要拍什麼、剪什麼?(例如:有人持之以恆在
生態攝影上、記錄片、甚至於電影創作....等)。
不知道各位現在在那個階段,還是直接跳級呢??如果空有哲學而缺乏科
學、美學的基礎,還是無法完美詮釋你的作品,所以這三部曲是缺一不可的,
所以大家還有好一段的學習路程,這路程是快樂且充實,也能讓你的
DV(DSLR)物盡其用,當你的作品能言之有物時,那就是你已經掌握動態攝影的真
義,那時你的作品就會源源不斷。
*()內是另外加註字樣,轉貼有不妥之處,請告知移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