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Z6III建大樓囉,歡迎加入!(P.7當Plena135遇著Z6Ⅲ)

hcpine76 wrote:
父親節快樂!Z6III...(恕刪)


大家攝影快樂。。
多謝大大添磚,都是好圖。。
好奇想問,大大的照片每每放大都看到很重的油畫感,是因為使用強力降噪的原因嗎?
如果不方便回答,我就不問了。。
Adobe Lightroom的Ai降噪真的強大。。

圖一是正常降噪,圖二是Lightroom Classics的Ai降噪,在同等數值調整下,Ai降噪實在強大太多了,而且細節還加強了!
不過一幅圖就要幾分鐘,也是讓人感到崩潰。。
Z6Ⅲ + FTZ + Sigma150-600 C ,ISO9000 + 1/640s + f/8(可點擊放大圖片看細節。)




irontheone wrote:
好奇想問,大大的照片每每放大都看到很重的油畫感,是因為使用強力降噪的原因嗎?
是暈開,也就是鬆掉了。因為我是以863+1.4X,加了加倍鏡後讓畫質鬆散所致。

完全不調整的JPEG直出



經NX-STUDIO簡單加曝、飽和、銳利度三個調整而已。



經AI降躁



比較降躁前和降躁後,原本因加倍鏡暈開的線條,因降躁緊縮,顯現出油畫感。

hcpine76 wrote:
是暈開,也就是鬆掉了...(恕刪)


多謝解說,看來原廠降噪導至到油畫質。。
我用Lightromm降噪,再補回細節和清晰度,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如果用Ai降噪,效果更加是哇哇聲的好。。
Z6Ⅲ + FTZ + Sigma150-600 C,ISO20000,圖一是Lightroom Classics降噪,雖然效果不錯,還能有細節和不會油畫化,但圖二使用Ai降噪,真的不得了,本來是糊了的細節全部回來了,本來有細節的地方更加堅實了,本來有的噪點卻不見了。。
然而,幾分鐘才一幅圖片的處理速度,實在也讓人崩潰哦。。。
(點擊放大圖片可以看到一清二楚在細節上的分別。)




hcpine76 wrote:
是暈開,也就是鬆掉了。因為我是以863+1.4X,加了加倍鏡後讓畫質鬆散所致。
800mm夠遠了,那為什麼還要加1.4X?

因為800mm在廣闊區域拍鳥仍不夠遠啊!

且我常錄影,如此加了加倍鏡在動態影片中的畫質影響就沒那麼大,但主體卻更大更清楚。

看這段影片多能表現Z6III的240P有多出色
hcpine76 wrote:
800mm夠遠了,那...(恕刪)


我非常理解鳥攝的難處。。
所以,我『自我禁止』涉獵像你的題材,防止繼續敗家,哈哈哈哈。。
irontheone wrote:
我非常理解鳥攝的難處。。
所以,我『自我禁止』涉獵像你的題材,防止繼續敗家,哈哈哈哈。。
真的,建議不要輕易踏入拍鳥領域。

看照片,可以了解花了多少時間,卻在近黃昏前才拍到較近的董雞,且是以863+1.4X所拍。



hcpine76 wrote:
真的,建議不要輕易踏...(恕刪)


加油!
irontheone wrote:
多謝解說,看來原廠降噪導至到油畫質。。
我用Lightromm降噪,再補回細節和清晰度,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人總是有自己的個性,一直都知道Lightroom的好,Nikon出什麼新相機就買什麼。但我就是不願意花錢下載Lightroom。

覺得這樣也挺好,也算是自己的風格。XD

以自己喜歡的戶外活動拍鳥而言,最困難的還是等待。等待的難雖然是磨耐心,也磨自己是否患得患失,會太執著而很在意。

常常是等了3、4個鐘頭,沒等到主題,卻是剛離開不久,主題才出現。也常有到達前5分鐘主題剛離開,結果我們等一天卻都沒再出現,或出現的非常遠。

鳥友們久經百戰,都很能釋懷,當成是出來度假就好了。大抵拍鳥區都在偏遠地方,空氣比在大都市裏好太多了。

但還是要提醒,水分的補充一定要夠,累了一定要找陰涼地方休息。每年都有鳥友中暑的新聞,真的要特別注意炎熱天氣下的自我保護。

863PF+1.4X,等不到董雞,隨拍的水雉。
hcpine76 wrote:
人總是有自己的個性,...(恕刪)


其實我都能理解的。。
只是個人要求而已,不用介懷。。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