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CVIS wrote:
>形勢比人強>1....(恕刪)
其實是因為NIKON自己就做過。
例如數位時代的KODAK,KODAK使用CANON與NIKON機身,推出自家全片幅機身,到最後這家KODAK就消失。
後面FUJIFILM也是一樣,當初superccd也是讓許多人選擇FUJIFILM,但是今天聽過FUJIFIL的S5 pro還有多少人?
以SONY來說,當初也是為了打入DSLR市場,所以才借助MINOLTA相機系統,但是打到今天讓SONY有起色,還是靠自己自創E接環系統。
也就是為何同樣卡口大多沒有好下場,一個是那個系統比較強,因為他整體機身鏡架構完整,他會先吃掉你這個新加入所有資源。
另外一種是加入弱勢系統,他本來在市場銷售就已經往下掉,只有另開立另外一個市場道路,這個就連43到M43也是一樣。
能夠喜歡NIKON產品與長期支持NIKON,不一定就會買NIKON無反,對於NIKON用戶來說,NIKON無反應該是一個,機身鏡可以覺得是完整設計的系統。
我們需要是一個無反,主要是取代一些隨身場合,不用大包小包,無反對鏡頭彈性空間,是其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