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傳聞指出 Nikon 全球虧損並大規模縮減,而 Sony 對此虎視耽耽……?

這個"傳聞"連nikon rumor也批評它連"傳聞"的程度也及不上, 只是閒人道聽途說, 是謠言一單

Nikon下年就是一百週年, 我相信會有最好的東西放在100週年慶典上吧, 還有兩個月, 大家就等等看吧, 相機的週期也很長的
GWOKING wrote:
我小折入門後,公路車...(恕刪)


m43好像不是手機

Olympus那台新的可要6萬多,
價格比全幅單反還貴,
功能比全幅單反還齊,
性能比全幅單反正強,
他還是小摺嗎?
Nikon又不是只有相機業務

去日本或美國官網看一下就知道,有涉足醫療器材、半導體設備

像是Konica Minolta也只是把相機業務賣給Sony
Konica Minolta現在還是繼續做醫療相關的業務

mingchao_liu wrote:
香港Photoblog...(恕刪)


看要不要把牛肉推出來、價格便宜!~拼一場!

不然等死!


‧°∴°☆﹒°☆﹒﹒‧°∴°﹒☆°∴°☆﹒﹒. °.﹒‧°∴°☆‧°∴°﹒☆ ☆°.﹒‧°∴°☆°
Wesley Hsu wrote:
Nikon又不是只...(恕刪)


很奇怪,01的攝影圈子從來只看別人的『攝影業務』(還有好管別人的閒事而不去聊攝影事。),而不看人家的企業是幾乎所有光學業務都有涉及,尤其是醫療和文儀光學設備更加是賺錢的不二法門!

當年的美能達、今天的奧林巴斯,其問題也只不過是股東商業犯罪和被官司拖累而矣。。
相對於歐洲相機相產業的單一化,日本相關企業的確是強大多了。。
Nikon 後台是一把日本妖刀 - 三菱集團, Nikon前身生產軍用物資 :
尼康的前身是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成立於1917年。由三菱當時的社長岩崎小彌太投資成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日本軍隊還要依靠進口的德國卡爾蔡司的望遠鏡,但一戰的爆發使得進口德國光學玻璃困難,所以尼康公司在1918年開始對光學玻璃研究和生產,以解決軍隊對德,法,英進口的依賴。同年日本光學成功仿制出優質的雙筒望遠鏡,並反而向英法俄美出口了大約15000隻。二戰之前,除去OEM一些相機鏡頭之外,日本光學沒有什麼民用產品,全力精研軍用光學兵器。在二戰期間幾乎所有軍用的望遠鏡、瞄准儀、軍用測距儀、軍用航空照相機、潛望鏡都是由尼康提供的。尼康在二戰期間軍用光學儀器的生產數量無法統計,但一艘巡洋艦級別的軍艦,至少要配備13隻大型雙筒望遠鏡,其數量可想而知了。 通過戰爭尼康不但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大量熟練的技術人才。日本投降時,尼康已經發展到23000名工人,25個生產廠的大型企業。

對Nikon而言Sony 只能算是個小孩, 買起Nikon要問過日本工業老大, 況且Nikon 是軍事光學器材生產商, 三菱是日本軍工生產商., Sony也沒有膽量買, 憑藉一個傳言唉!
個人也希望這只是道聽塗說,希望只是謠言。

Nikon背後老闆是三菱集團,三菱集團不可能讓它倒,Nikon本身還有其他醫療器材、半導體業務,短期是不會出現危機,但相機事業就很難說了。

Konica Minolta的相機事業裁撤後,現在也還在營運,主業早已轉型為半導體業務、光學儀器、影印機、傳真機、雷射印表機等商業器材。

Olympus也是醫療器材大廠,先前在2011年爆出作假帳醜聞,只是股價摔一下(29%),現在還是好好的。
歐美系統受害者
rivar wrote:
PS. 使用曲面反光元件現有鏡頭能用嗎 ? 如果不行反而喪失鏡頭優勢, 大家一起重練最慘的反而是C'N...(恕刪)


曲面反光元件
只要做到大幅減輕鏡頭重量,達到機身加鏡頭接近olympus m43或fuji apsc重量

Nikon FF無反,鏡頭應該砍掉重練, 創造新的鏡頭優勢(輕量化)

有反(訴求反應快速),無反(訴求輕量化)雙線進擊

120系統無鏡頭包袱,更適合採用曲面反光元件
怪, D5/D500是為了今年奧運發表的啊, 那時候有別家發新機嗎? 大絶都用掉了還要再發大大絶? 像6500打臉6300? XD

又, 我眼看到的就是越來越多人帶手機拍照, 10年前拿DC拍的現在通通用手機拍, 也沒有幾個想升級到單眼.

想賣傳統數單, 不如推退休老師方案(辦外拍團, 免費借相機/請老師教), 退休人仕有錢有閒, 每天帶單眼跑景都不會累! XD
其實nikon的業績怎樣,他是股票上市公司,去他們網頁下載來看就知道了。
上一季的財報的確不好看,尤其是影像部門,營業額從1371億掉到944億日圓。
至於銷售數量如下:

去年度同季 今年度
鏡頭交換式相機 104萬台 71萬台
鏡頭 149萬顆 103萬顆
鏡頭一體式相機 153萬台 84萬台

可以看得出來,首先是消費型相機掉的最慘,幾乎快腰斬,不過這利潤應該也不高,
鏡頭交換式相機掉了3成多,這也不清楚是DSLR還是1系列拖累的。
最慘的是高利潤的鏡頭,149萬變成103萬,這是不好的現象。

幸好賣半導體曝光機的精機部門好多了,
營業額從去年的282億增加到今年的518億。

但Nikon基本上還是一個靠著影像部門在撐大局的公司,
相機、鏡頭賣的不好,就會元氣大傷。
別說三菱集團不會見死不救,
三菱在工業界上有著三大巨頭:三菱電機、三菱重工、三菱汽車,
現在三菱汽車還不是被賣掉。
不過對用戶來說,被賣掉其實也不會怎樣,
看看Minolta和PENTAX,前者造就了一個更強大的SONY相機,後者也還繼續活著啊。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