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chao_liu wrote:
香港Photoblog...(恕刪)
看要不要把牛肉推出來、價格便宜!~拼一場!

不然等死!

‧°∴°☆﹒°☆﹒﹒‧°∴°﹒☆°∴°☆﹒﹒.
°.﹒‧°∴°☆‧°∴°﹒☆ ☆°.﹒‧°∴°☆°
尼康的前身是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成立於1917年。由三菱當時的社長岩崎小彌太投資成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日本軍隊還要依靠進口的德國卡爾蔡司的望遠鏡,但一戰的爆發使得進口德國光學玻璃困難,所以尼康公司在1918年開始對光學玻璃研究和生產,以解決軍隊對德,法,英進口的依賴。同年日本光學成功仿制出優質的雙筒望遠鏡,並反而向英法俄美出口了大約15000隻。二戰之前,除去OEM一些相機鏡頭之外,日本光學沒有什麼民用產品,全力精研軍用光學兵器。在二戰期間幾乎所有軍用的望遠鏡、瞄准儀、軍用測距儀、軍用航空照相機、潛望鏡都是由尼康提供的。尼康在二戰期間軍用光學儀器的生產數量無法統計,但一艘巡洋艦級別的軍艦,至少要配備13隻大型雙筒望遠鏡,其數量可想而知了。 通過戰爭尼康不但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大量熟練的技術人才。日本投降時,尼康已經發展到23000名工人,25個生產廠的大型企業。
對Nikon而言Sony 只能算是個小孩, 買起Nikon要問過日本工業老大, 況且Nikon 是軍事光學器材生產商, 三菱是日本軍工生產商., Sony也沒有膽量買, 憑藉一個傳言



上一季的財報的確不好看,尤其是影像部門,營業額從1371億掉到944億日圓。
至於銷售數量如下:
去年度同季 今年度
鏡頭交換式相機 104萬台 71萬台
鏡頭 149萬顆 103萬顆
鏡頭一體式相機 153萬台 84萬台
可以看得出來,首先是消費型相機掉的最慘,幾乎快腰斬,不過這利潤應該也不高,
鏡頭交換式相機掉了3成多,這也不清楚是DSLR還是1系列拖累的。
最慘的是高利潤的鏡頭,149萬變成103萬,這是不好的現象。
幸好賣半導體曝光機的精機部門好多了,
營業額從去年的282億增加到今年的518億。
但Nikon基本上還是一個靠著影像部門在撐大局的公司,
相機、鏡頭賣的不好,就會元氣大傷。
別說三菱集團不會見死不救,
三菱在工業界上有著三大巨頭:三菱電機、三菱重工、三菱汽車,
現在三菱汽車還不是被賣掉。
不過對用戶來說,被賣掉其實也不會怎樣,
看看Minolta和PENTAX,前者造就了一個更強大的SONY相機,後者也還繼續活著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