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Nikon D3400即將發表

cyskyhi01 wrote:
同意無反是向著電子世...(恕刪)


我不知道單反的畫質是要如何比較高,
多一片反光鏡片跟畫質會有什麼關聯性,
我也是沒有辦法理解,

無反少了反光鏡的空間和重量,
但並不表示不可以有相當的體積和重量,
如果消費者喜歡,
那要設計成一模一樣的體積、重量和手感,
也不是不可能,
而是不必要,
比如leica sl的體型就很單反了,

或者另一種威脅單反的可能性是中片幅的小型化,
如哈蘇x1d,
因為法蘭距太短的關係, 無反的鏡頭變型控制都很差, 很多時也是要強制數碼修正, 而邊緣成像亦都不佳

單反有了反光鏡室不是會直接提升解像力, 但多了這個空間, 使用制造高質素的鏡頭的客觀條件提升了
cyskyhi01 wrote:
因為法蘭距太短的關係...(恕刪)


那……
為什麼不保留那個反光鏡的空間就好了呢?
這樣也不用再去開發新規格的鏡頭,
也可以維持體型和重量,
也可以使用高質量鏡頭…

就算沒錯理論上單反鏡頭素質比較高,
但無反也可以透過轉接來獲取法蘭距,
轉接應該也不會影響畫質吧…
通常無反就是要薄身一點, 所以目前還沒有見過有單反及無反都使用同一個法蘭距及同一個接環的, 我不敢說Nikon不會這樣做, 但機會應該頗小

加了轉接環理論上不會影響成像, Nikkor 50mm f/1.8接在Canon M或Sony E也一樣很美的, 但最大問題是買了一部Sony無反, 總不可能一直使用會讓機身加厚及影響對焦功能的轉接環吧, Nikkor 50mm f/1.8用在Nikon或Sony裏也會一樣漂亮, 但Sony用原生50mm f/1.8就會稍為及不上Nikkor 50mm f/1.8了

剛再看看Sony鏡群, 盡量做得輕便的應該也是偷薄了畫質的, 如果做到最頂級的GM系列, 重量跟Nikon及Canon的大三元根本沒有什麼分別, 有這麼大的成像圈光學上也一定要有這麼大的玻璃才可, 法蘭距短了畫質及變型控制也更難維持, 看到Sony及m43那些16-50及12-30的入門kit的原生桶狀變型嚴重到吐血, 看來Nikon遲遲不推無反的也可能是因為他們對畫質有更大的堅持才會這樣

jill1124 wrote:
那……為什麼不保留...(恕刪)
cyskyhi01 wrote:
通常無反就是要薄身一...(恕刪)

改用無反的也許不一定是在乎他的輕巧,
也有可能是受夠了反光鏡的震動和移焦,

相機畫素越來越高,
鏡頭解析越來越強,
光圈越做越大,
越來越容易發現照片的模糊出現在不正確的地方,
以前是在合理的景深範圍看不出來,
現在對於精度的要求得越來越高,
比如用50mm鏡頭拍攝1公尺距離的保特瓶,
對焦在中央或邊緣就可以檢視得非常清楚,
但如果準焦點不是自己所預期的,
如果銳利度不是自己所預期的,
那麼原因呢?

如果可以排除掉反光鏡的震動和慢慢所形成的移焦,
我個人是願意改用無反的設計的,
(當然不重視光學觀景窗也是我個人的偏好而已)

cyskyhi01 wrote:
通常無反就是要薄身一點, 所以目前還沒有見過有單反及無反都使用同一個法蘭距及同一個接環的, 我不敢說Nikon不會這樣做, 但機會應該頗小


很多人眼裏只有C N S,所以不曉得雜牌有這種相機

pentax K-01

Sigma sd Quattro
我對反光鏡震動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只要手持得當很少會有問題的, 畢竟要讓少許的反光鏡震動都能影響到拍攝的話, 都是1s以上的拍攝吧, 那是應該是用腳架的吧, 上腳架也可以反光板預升的方法, 只打開快門的話拍30s也不會有震動

至於移焦, 幸好我也沒有太大問題, 如果要說拿髮薄的景深會有所影響的話, 攝影者或被攝者會前後移動其實更是不能防禦吧, 而且我也不是聞相之人

只能說各有各好, 或許我用了十多年的單反, D80, D700, D800, D5500都發揮得很穩定, 可能遇不到機皇, 所以對單反蠻有信心的

jill1124 wrote:
改用無反的也許不一...(恕刪)
cyskyhi01 wrote:
我對反光鏡震動不會...(恕刪)


反光板預升不就是無反的概念了嗎?

當CANON的5DS來到5000萬畫素時,
微震問題可能就是最常被提出來討論的話題了,

當鏡頭光圈來到F1.4或最大光圈值時,
畫面的銳利度和解析力通常是最差,
縮個兩格就比較好,
這現象和移焦初期也很像,
縮個兩格景深補回來也就銳利了,
那單反到底要如何確認模糊現象是大光圈的因素,
還是己經開始累積移焦的誤差了呢?

當然,
一千多兩千多萬畫素的時代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擾,
但現在是連手機都有二千多萬畫素的時代,
三千多,四千多,到五千多的相機都陸續在消費者手上了,
誤差也越來越容易被觀察出來,
通常誤差並不是有或沒有,
而是誤差值到了什麼程度的問題,

很多人在觀念上把無反跟輕薄綁定,
連帶的想像鏡頭也應該要輕巧,
但理論上並沒有這種事,
甚至無反相機本身也沒有理由一定要輕薄,
輕薄只是可以運用的一種彈性而己,

雖然目前看起來都是輕薄的驅勢,
但消費者如果不接受,
無反也可以做得比傳統單反重那不是問題,
鏡頭也是同樣的邏輯,
單反鏡頭也是有的輕有的重,
沒道理要限制無反不能提供部份專業人士需要的鏡頭吧,

不過話說回來,
重量真的是很吸引人的一項優勢,
我原本用機身407公克的7R就己經太感恩了,
後來又入手224公克的APSC想當備機,
現在反而覺得407公克也很重,
檔案又肥,
APSC反而好用,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