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ca6361 wrote:
請問一下這時的光圈是多大??快門速度拉到1/15~1/60是怎麼計算來的??
在下以70-200 F2.8和55-200 F4-5.6 VR做比較。 以差1~2級的光圈相較於差1~2級快門速度,所以第一和第二個例子....
1. 大光圈+VR+高ISO,可以有效確保快門速度能拉到1/60~1/200。 能達到安全快門,且能凍結"大概慢跑"這種速度左右的動作,只要對象不是高速移動,都有機會凍結住(就算沒有凍結,動作的殘影也不至於糊到不能看)。
2. VR+高ISO,可以有效確保快門速度拉到1/15~1/60左右....這時還可以手持,不需要靠腳架。 至少拍攝走路這種速度下的被攝物,不至於動作糊到不能看....
這兩個例子是以兩隻鏡頭光圈全開的狀況下,大致上抓個快門下降1~2級後做比較。 以上也只是個人平常使用的情況,算是僅供參考吧....
另外....在下附上幾張用55-200 VR手持拍攝的畫面
1.

2.

3.

4.

這四張都是國慶煙火時在大鵬灣用55-200 vr拍攝的....1和2是下午五點多在大鵬灣附近的廢棄消防局頂樓拍攝的,當天陰天,光線不甚良好...傍晚五點其實已經很昏暗了。 這時同行的同好SIGMA 70-200 F2.8得光圈全開,拉到ISO400才能正常手持。
而後來的3和4也是在廢棄消防局的天台拍攝....當時有風,但是不是很大。 本來我和同好在第四張的天台樓梯間上,那邊爬上去已經是6~7樓高...沒欄杆,超恐怖,所以我先爬下來。 國慶煙火快結束時,在下換上55-200 vr手持拍攝這兩張圖。 當時同好則是用SIGMA70-200 F2.8上腳架拍攝(不過他沒傳他拍的圖給我....我也不知道他拍的怎樣)。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chan15 wrote:
看到了怪怪的回應
開啟防手震也是可以提高快門速度啊~ 這點沒有衝突吧
推防手震加一
除了想要營造淺景的氣份以外
大部分的人開大光圈都是為了安全快門吧
那當你想要景深的時候怎麼辦?
上面的回文感覺很多人誤會防手震的功用了
防手震對會動的物體一樣有幫助
因為他的原理讓你可以使快門快3級
這跟開大光圈的意思是一樣的
錯了! 開啟防手震不會提高快門速度! 是會降低安全快門的最低底線.....假如200mm望遠端沒防手震時,需1/160~1/320的安全快門才能成功(因人、環境、場合有偏差值).....開啟防手震後大概只要1/15~1/60就能成功(因人、環境、場合有偏差值)。 但是1/15秒~1/60秒大概只能抓住移動緩慢的物體或是走路的路人而已。
簡單來說...同樣光圈、ISO值,不管有無開啟防手震功能,快門速度都會一樣,唯一不同是安全快門需求的底線! 所以防手震跟開大光圈的原理不同....開大光圈、拉高ISO都是提高快門速度較直接的方式。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vma wrote:
防手震會比大光圈來得...(恕刪)
不完全正確
兩者拍出來的效果會不一樣
大光圈還可以把光源不足的地方多吸點光源
拍出來會比防手震還要亮
舉個例(我的例可能沒那麼正確,因為.....我不會算快門的級數差別怎算)
1.大光圈1.4(30MM)
當時的情況下是快們1/20
手穩一點,應該有可能拍出不晃的照片
2.小光圈3.5(35MM)
當時得快門可能是1/4
但35MM有防手震,可能可以模擬提高至1/24快門的速度來增加拍攝成功率
這時候的1/20跟1/24的快門差不了多少
但是大光圈的光圈大,所吸收的背景亮度會比小光圈還要來的亮
兩者所拍出來的東西可能都是清楚沒晃的照片
但是大光圈就有這好處,尤其在室內,尤其大光圈不限於"靜止物"
有筆誤或觀念錯誤歡迎指導一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