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ny0814 wrote:
你的觀點我認同,但銀塩本身的質感不就是優勢?當然這一味有人愛有人嫌,但更多的是分不出來,上一個世紀像布列松等大師的作品,我想拿到01來,也會被評得一無是處,你說是吧?就像萊卡味,愛的人可以花二、三十萬,不愛的人笑買的人是潘仔,數位有數位的優勢,方便快速,底片有底片的味道,不然柯錫杰不會為了呈現出心目中的等待維納斯,花了那麼久的時間和金錢,用數位的觀點來評論底片,當然會覺得底片一無是處,別說底片了,連中片幅你都會覺得難用,是吧。...(恕刪)
呵呵~其實小弟我倒是蠻欣賞cj0517大的底片人像作品,
在這浮躁的年代...用底片可以讓我們留些閒暇慢慢地取景拍照
也是一種放鬆,畢竟生活中有時確實需要一些調劑...
至於質感什麼的,說真的小弟也沒太多琢磨…
我想底片掃瞄成數位檔時已經把底片特色謀殺了不少吧
我也不會覺得數位是萬惡的,大部份時候數位比底片方便太多了!
比如拍分秒必爭"的婚攝~可不能像拍人像可以慢慢拍...慢慢調...
數位可以隨拍隨看,又可以馬上傳閱分享,所以各有所長,看場合用就對了

用一種正向的心情去面對,澄澈本心,不為物所役,您說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