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Nikon DF 與 D810


stephen02 wrote:
說實在的真要使用高i...(恕刪)


stephen兄

D800E我衝第一批
後來莫名其妙賣掉
現又莫名其妙買了D810

就我兩台使用經驗
D800E基本上要1/兩倍快門
但D810只要1/快門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stephen02 wrote:
說實在的真要使用高i...(恕刪)


低感不是不好,但拍好照片還有存在『凝結影像』的問題,這就不是低感能夠比較好解決了。。

我只著重於『最好的平衡』,無論強調高感多強,還是低感多幼細,影像無法有效凝結,一切爭論也只是徒然!

另,D810其重點改良是鏡室設計和使用電子後簾,可以解決大部份D800E存在的問題。。
我從D700 換到A7 在到D810 就感覺越來越厲害 再下一次換回A9
科技出於人性 軟體也越裝越少 專心拍照 剩下就自得其樂
但D810真的GOOD 你使用後就會懂的

hayamartin wrote:
我從D700 換到A...(恕刪)


認同大大說的
都租來試一試吧

我個人沒預算疑慮會買D810
沒有其他全片福機會買D810
irontheone wrote:
電池量多,當然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事前充電,會花多少時間呢?

單反一棵電池動不動就是1000張以上(D810如果熟用,關閉一定功能之後,更加是一棵電池就能沖上2000張!),誰更優?
關鍵是,電池數量多也不是問題——我起碼是每台機身配三棵電池,問題是充電時間和記不記得出遠門充電。。

這方面的考慮,是我一直悠疑不進微單的最大原因。。

老實說,現在是數碼年代,還常說以前膠卷的故事,不會略嫌過時脫節了嗎?
以前呢,我兩天拍上10筒膠卷就以為很了不起了。。
現在呢?
出去一天回來,少則500,多則1、2000張相片也是等閒事。。
問題是,以前不方便也價格賊貴,拍照還是比較忍手的。。
現在這兩方面都解放了,題材也比以前多了去了,隨便走路都會想到拍攝,以前會嗎?
以前我們帶相機外出,就是拍拍人像、拍拍活動而矣,快門數自不然是有少得少;現在呢,因為方便了,外出去見到什么就拍什么,連吃個飯也先讓相機吃飽先,以前會嗎?

時代,畢竟是向前的吧?茶茶茶茶茶


聽起來好像言之成理
實際上根本是你自己的特殊需求罷了

一般人普通一天拍三百張算很多了
出去玩了不起就是一天5-6百張
我出國10天也不過頂多3000張
A7兩顆電池就綽綽有餘了
1000張根本是拍婚攝才會用到的快門張數
一天拍一千張一個月就是3萬張
一年就是36萬張
基本上只有D4能給你這樣折騰
然後一天一千張
你要花多少時間選照片刪照片後製照片?
你是職業的可以這樣慢慢耗
一般老百姓可沒這閒情逸致


當然如果你真的一天1000張
A7系列就不適合你
相機只有適合沒有最好
我沒有說A7系列比DF或D810好
但樓主要帶去登山
考慮體積重量我覺得A7系列比D810或DF適合多了
今天就算送我D4s
我也肯定把它賣了換M240
你可以喜歡用量變產生質變
我也可以喜歡一張張慢慢磨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D大感謝您解釋,抱歉我比較不懂看起來像微震的照片產生的詳細原因。
我是以拍完照片後所看到的情況來討論,就像您說的,可能是要放大檢視才能分辨出這種在畫素較低的相機上看不出的現象,但就如同我前面提到,高畫素相機若都以縮圖看,那是不是選能有更廣泛運用空間的高ISO(未必就是說低畫素的機身)來選購更好呢?畢竟"一般用戶"來說,高ISO應該比高畫素更有效用才是。

irontheone大,感謝您耐心的討論,我想我當初就是因為沒辦法忍受D800E/D810放大檢視照片的失敗率所以才會換的,我也不是一碰到這個問題就認定是相機問題,我反而是覺得自己沒辦法駕馭,當然像您說的,多花些功夫可能可以克服,或是就不要放大檢視,縮成一般FLICKR縮圖大小看就好了,但對我這一般用戶來說,拍靜物拍景我還能慢慢嘗試,拍活動拍生活失敗率高,就會覺得氣餒。所以,我才會傾向推薦能有較佳感光度的相機。

stephen02大,感謝您的說明。其實您也提到了,各有優缺點,但我覺得對"一般用戶"來說,高畫素也不見得是好事,個人認為生活、出遊、室內餐廳不方便補光...等可能需要高ISO的情況,會比高畫素高解析度需求還高。同樣高ISO,D800E/D810與DF或D4/s來比較,先不管後製軟體要怎樣抹怎樣縮,實際上直出JPG就是有差異應該是真的沒錯吧?

我剛翻了一下,我D800E還真的很少拍高ISO的場景(因為就是不滿意所以沒存),當初大多以D700為主。
但最近有幾張D4跟D4s的高ISO照片,當下環境ISO 3200能拍,但是快門不夠快,所以我還是慢慢往上拉高,直到能滿意為止。

下面這張其實是高速連拍的其中一張,遊行車隊一直在移動,所以不得不拉高ISO提高成功率,手持。






下面這張ISO 12800,我個人是覺得這表現很滿意,既然都是縮圖看,我也看不太出來哪邊不好。
手持,現場光線其實超昏暗,連找對焦點都還有點困難。


其他過往的各機種照片,若各位有興趣可以拉到較早的頁面看看,我大多都是以生活照為主,還請見諒。

最後,其實我並不是厭惡或一定非得反對高畫素相機,只是對我這種拍生活照大於拍作品的用戶來說,要能擔當生活中各種場景的選擇,我目前還是不會選高畫素相機。也比較懶得(其實是不太會)後製去處理細節。以上請參考,感謝各位的指教討論,我並非專業的攝影師,所以有些理論或是專業方面的並不是那麼了解,就是以眼睛看到及感受到的個人感受來討論。

samyeung123 wrote:
打算升級全片幅, 考...(恕刪)


D810加一
Regards, LAWRENCE LAW [img]http://tinyurl.com/prenfic[/img]

lml640707 wrote:
聽起來好像言之成理實...(恕刪)


先不說我個人的使用方法和感受,先矯正你對A7系的一些看法先。

1、你言下之意,A7系不可能作為『專業機』使用,這你就錯了。。
以我認識的攝影界朋友,已經開始慢慢向A7系傾斜。
無他,並不因為他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出色的視頻能力!

對他們來說,多十棵八棵電池,根本不是問題。
出於職業需求,投資也算是可以『回本』的。

2、重量問題,其實,初看好像A7系很細小,很輕。
這單純從機体比較,這絕對錯不了!
但是,如果整個系統看呢?
這可就是不得了的重量了。。

前面已說過,加上手柄配重鏡,多那300克重量,你直接無視就得了。
平常是根本分別不出來的。

再說,他的視頻雖然出色,也能夠以全幅機姿態拍攝4K視頻,但卻要外加設備。
這設備的重量,就不能夠再用『A7夠輕量』來說明問題了。

當然,你說是行山問題,說真的,如非需要拍攝視頻,Df不可以嗎?
如果以泥坑相機而言,我已說過,如果要兼顧重鏡,其實D750更加適合——因為可以附加手柄,可以拍攝視頻。

最後,我也必須要提醒一點,鏡群的重要性。
作為A7用家,你必須要認清楚原廠鏡群不足夠支持(FE接環,不同於S牌的A接環),你說可以接A鏡哦?
那轉接環的重量和對焦質量如何計算呢?

但A7的優點也是明顯的——萬能插,不管什么品牌、接環,只要加轉接環就能馬上拍照!
這不論是誰家單反,也不可能達到A7系的高度的!
只要用家肯『慢拍』同全手動,對焦的難題根本就不成問題!
但如果用家是『心急型』,或者是初手型,那么A7那種慢拍習慣,是否所左用家都能清楚而尊守呢?
還有如記者般那種『快拍』呢?
這倒是一個問題哦。。

那么,Df能不能做到呢?D810能不能做到呢?
我想,我那個相冊,應該可以提供到一方意見的。。


最後,關於你說我的『特殊要求』,其實我一點都不特殊!
你要算我一年36萬張?
我天天拍照么?
我專業么?
我絕對不專業!

但我要求的,就是安心拍照。
續航力高低的意義在於——我不用為我何時沒電而繁腦。。
一天拍過幾百張也不是稀奇事吧?
我一天拍一千張也好,你一天拍三百張也罷,其實都不能代表任何人的,對不對?
你可以說我濫拍,但現代人也還真是濫拍成風!(所以我特別說明膠卷年代和現今數碼世代的拍攝習慣。)
我前面對續航力的解說,其實只是『平直陳朮』,讓大家想清楚而後決定而矣。。
如果朋友你覺得不舒服,我先失敬一下,請見諒!

我沒特別損A7,而且我還天天想著A7,尤其是A7Ⅱ出來了之後。
但,你能解決我的擔心嗎?

jim9508 wrote:
D大感謝您解釋,抱歉...(恕刪)


我也是D800E的過來人,現在也在用著D810。。

兩台機最大的感受差別——就是『安心感』。。

安心感是什么呢?

1、每次拍照的成功率,我是指畫面凝結影像的成功率。
2、對顏色處理的方方面面。
3、對拍攝技巧的要求高低(或者稱做『隨意性』)

明顯這三個指標,D810都要比D800E為高!
至於高感方面,坦白說,我用D800E,還真不敢用高過ISO3200,但D810卻常常用到5000或以上。
很多評測都說其實D800E的高感要比D810好,尤其是細節重現上面。
但我又是只能夠說——如果無法有效『凝結影像』,一切爭論也只是徒然!

D800E沒用多久就出掉了。
跟大大你的理由一樣,我認為自己無法『駕禦』就是了。。
但D810目前我已用了四個多月,快門數已達13904次,除了滿意,我完全沒想過不要D810的想法。。
A7R 的系統有那麼差?



總歸一句,爬山帶無反就對了。
別認為高手一定要扛大傢伙。
-= 散仙 =-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