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seb wrote:關於刻度看不到,但其實調整的時候觀景窗內我想應該就可以看到,用熟了調整那些東西的時候,眼睛根本是可以不用離開觀景窗 設計成獨立轉盤的是MASP、ISO、快門、光圈、曝光補償這些就算是D600等級也都不需要進選單才能調整,眼睛也不用離開觀景窗2sc wrote:這個問題很簡單,以汽車的時速表來說,是小字的指針還是大字的液晶數字,判讀比較直覺?還有,其實手錶也是一樣 時速表跟手錶的指針都相當清楚,這些轉盤有哪個部分可以當基準點容易判讀的?
姑且不論NIKON現在品質的穩定性如D600的製塵和D800的不準焦問題我想如果CANON將6D的外型改成復古造型再將一兩個便捷的電子按鈕改成機頂轉盤其它都不變的話是不是也可以從現在的54900改賣成8萬多元呢而且還比DF多了錄影功能重量也比DF輕
horseb wrote:寫得很不錯,我也覺得...(恕刪) 沒有獨立遮光簾,表示等級的確還差D800一點,但把所有開關獨立出來,卻是最高等級才有的設計。這也表示NIKON確實有明確的訴求與目的,把所有操作功能明確區分出來,讓老一輩的人可以更容易瞭解與接受。許多老人家真的不習慣組合鍵的操作邏輯。
overspeednet wrote:Nikon是一家要營...(恕刪) "只要有快捷鍵,不需進到菜單裡去設訂,一樣也很方便,這只是習慣問題",沒錯,所以這樣的機身已經非常普遍了,市場上有非常多可以挑選。但是不習慣這種操作方式的人,除了一些簡化的復古機,就沒有更高等級的機身可以選擇了。我想這就是DF所針對的市場族群。當然,純粹因為復古而買的人,NIKON也會很歡迎。至於價位,我相信NIKON是根據成本與市場接受度來考量的,如果銷路不好也許會降價,也可能因為成本高而不降價,變成滯銷或短壽的機種。不過個別獨立的機械開關成本一定會比較高,否則就不會那麼稀少,只出現在高階機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