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關於光圈1.4的鏡頭疑問-感謝大家指教已解決.

陳小宗 wrote:
您好,我並不是抱怨鏡...(恕刪)


(1)關於為何貴了不少這點,您可以先參考一篇文章
"淺談35mm大光圈標準鏡的意義與特色- 從ELMAR f/3.5 到NOCTILUX"
文章有上下兩集,剛剛查了一下原文出處似乎已經消滅,但還Google的到許多copy版可以看
看完應該可以瞭解大光圈鏡其設計的難處

(2)其二,嚴格來說Nikon的50/f1.4級並沒有比f1.8級"貴很多"
而正是因為Nikon考量到針對的消費顧客群,所以用料設計上已有所"節制"來抑制成本.
導致在"沒有貴很多"這個結果下讓它的表現跟f1.8級的產品"差距的相當有限".

您若要兩級鏡頭的品質差異到絕對感受的到天地之別
保證不是現在這個價差可以解決的.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年輕的時候讀三民主義 有一段話
價格是市場決定 不是成本加利潤決定價格
例如BMW轎車賣400萬 國產車賣100萬
雖然BMW用料很好 成本可能不到國產車的4倍
又例如 BMW的M系列轎跑車 用料更好更貴 極速達250公里/HR以上
我猜沒有人每次開車都衝到極速
如果旁邊有漂亮MM 即使時速25公里 也是顧盼自雄 大丈夫當如是也
攝影器材亦應作如是觀
因為鏡頭這個領域很奇特,以35mm為例有35mm 2.8. 35mm2.0 35mm1.4偏偏你買2.8就意謂著你永遠拍不到2.0跟1.4,但反過來你買了1.4以後你就等於擁有1.4以上所有的鏡頭了。你也幾乎不可能買2.0跟2.8了,那這棵賣你如果只比2.0貴一咪咪,請問有那個阿呆會買2.0或2.8,所以一定要貴很多,那貴多少呢?貴到讓你還是會考慮買2.0跟2.8,它訂價就成功了。

當然用料跟技術一定有差別的,就像我也在奇怪70-200怎麼沒有1.4,不過也不用奇怪,一定他媽的難做啊!難做到還做不出來勒,你說它能不貴嗎?

只是光學物理好奇怪喔,剛好光圈大就難作,如果反過來光圈小才難作,光圈大好作又便宜,不知道當所有便宜的鏡頭隨便拍就是1.0淺景深,每個人只能拍淺景深,很有錢的人才能讓景深深一點,屆時大家審美觀會不會改變啊,哈哈哈。我想應該不會的,美就是美,不論深淺啊!
現實一點來說

35的1.4 1.8

都有能力買你要帶哪一顆回家?
哩厚:)) www.flickr.com/photos/caspar33/
外行人來說一句話、、、、、那就是、、









還不是幾片玻璃組成的、、、


陳小宗 wrote:
用料差很多嗎? 這點我倒不認同耶!

奈米鍍膜?鏡片數?金屬屁屁?還是其他 ??? 我覺得鏡頭的材料成本大致都差不多....(恕刪)


你覺得這樣、你覺得那樣........你要不要自己去開發一顆F1.4鏡頭出來之後賣我們F1.8差不多的錢,再告訴我們你覺得材料成本是不是大致都差不多?自己根本不懂的事情為何有立場如此大放厥詞?

幾乎任何產品都一樣,設定越接近完美時,成本就越不符合經濟效益比。因此如果自己在拍照技巧、掌握度與用途上用不到F1.4,其實也不是啥壞事,心滿意足地用F1.8繼續拍就是了。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需要用到F1.4甚至F0.95的用戶存在,或許其中有些人是為了爽度,但也不乏是有真正必要的,閣下何必去管人那麼多呢?
shinyigcat wrote:
看看下面35 1.4跟35 1.8的Review吧
http://www.photozone.de/nikon_ff/596-nikkorafs3514ff?start=1

http://www.photozone.de/nikon--nikkor-aps-c-lens-tests/628-nikkor3518dx?start=1

看不出差異我也沒辦法了

35mm f/1.4 (FX) 24 Mpix Nikon D3x
35mm f/1.8 (DX) 16 Mpix Nikon D7000
不同格式,不同像素,測試出來的數據相差是很大,
條件不一樣做出來的數據不能拿來做比較,只能當參考。

格里奧斯 wrote:
應該是鏡片材質和像差...(恕刪)

個人所知道鏡頭設計並不是這樣,這種說法太奇怪!

利用高折射率玻璃是過去一直以來對付球面像差 彗星像差等常使用,現在玻璃開發出許多超越過去超高折射玻璃,其折射率超過2.0,但不一定只有大光圈鏡頭才會有,像是AF-S DX NIKKOR 55-300mm f/4.5-5.6G ED VR 就有特別使用HRI高折射玻璃。
像NIKON玻璃廠Optical Materials

就算同樣50/1.2和58/1.2都是F1.2光圈,但是修正像差與價位就不太一樣,並不是看規格就可以知道。


Background Blur (Bokeh)—NOCT-Nikkor vs Canon 85/1.2L可以看到58/1.2的散景虛化好很多。
Nikon 58mm f/1.2可以看到和50/1.2比較COMA修正好很多,50/1.2非常嚴重。



而且現在鏡頭設計也和過去不同,通常需要開放光圈要有一定表現與使用,否則自動對焦系統並不是人眼那樣是會受到這些大光圈像差影響許多,而雙高斯設計在最早期時候對稱性是比較高,後面對稱性沒那麼高,大多也是使用標準到中望遠。
在廣角就算是比較對稱結構設計也是和雙高斯不同,像是ZEISS有名hologon BIOGON等,但也不是大光圈走向。


NIKON最近的鏡頭專利!
Nikon AF-S NIKKOR 50mm F1.2G榮升?



實際上像是大光圈常見focus shift等一些光學問題,這些會在自動對焦系統上會有相當多麻煩,這部份是後面自動對焦時代NIKON大光圈鏡頭發展其中一個原因影響,像是有名28/1.4也是使用機身馬達變成其內部機械設計相對複雜而很難做到齊一,如果是鏡頭馬達就比較容易有彈性設計空間但是也是有限。
所以即使現在CANON 85L二代其手動對焦仍需要鏡頭馬達通電才可以使用的,50/1.0L也是同樣需通電才可以手動對焦設計,到後面50/1.2L就改小光圈就和其他一樣,但仍有較高對焦上問題。

NIKON高速鏡頭比較


karlhsu wrote:
只是光學物理好奇怪喔,剛好光圈大就難作,如果反過來光圈小才難作,光圈大好作又便宜,不知道當所有便宜的鏡頭隨便拍就是1.0淺景深,每個人只能拍淺景深,很有錢的人才能讓景深深一點,屆時大家審美觀會不會改變啊,哈哈哈。我想應該不會的,美就是美,不論深淺啊!...(恕刪)



好有趣的情境。搞不好還會有這樣的對話:"你看我這顆鏡皇,可以連背景都拍出來,不像你用的那顆KIT鏡,出遊拍照,永遠都看不出是去哪玩的"
曾經聽過一個前輩說過鏡頭雖然製作的材料`技術`品牌`出產國這些成本有差別之外

最大的差別在於"人"

有些人付得起錢滿足自己~有些人則用技術證明自己

俗話說的好:什麼人玩什麼鳥

有優點就會缺點 鏡頭拿來被當成數值上的差別比較 價格比較

心態是不對的喔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