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L wrote:
我發現我的表達能力真...(恕刪)
樓主:
1.要知道遠距和近距光線是不同,越遠距光線是越接近平行光,越近距光線是越發散,所以就算原本同樣光源在近距時候也是會小很多!
2.眼睛得作動方式,是利用原本水晶體到視網膜固定距離,利用水晶體的曲率變化來改變投影位置,焦距變化大約17mm -23mm,瞳孔大小為4mm左右。
但要知道,這裡面涉及解析力 曲面視網膜,接受器細胞等,不是簡單用一般相機成像面和焦距關係!
因為當您彎曲水晶體折射,實際上不只焦距變化,解析力各方面也隨著在調整,並不是像鏡頭那樣變成短焦廣角鏡頭。
實際上,眼睛會隨著黑暗時間增加,在黑暗中逗留1 分鐘後,眼睛對光的敏感度會提高10 倍,逗留20
分鐘後,敏感度會增加為6,000 倍,逗留40 分鐘後,敏感度會增加為25,000 倍,這是人眼對光線敏感度的極限。
夜視能力,真正可以改變在於後面視網膜上細胞才是關鍵。
另外要注意像是人眼的桿狀呈現火山口壯分布,錐狀細胞呈現填補火山口的尖峰狀分布,密度大約是20萬/mm,像老鷹的細胞密度就是人類的數倍,這部份造成鷹眼強悍視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