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道關懷的作品,卻在"每一張照片都加上使用的器材與鏡頭規格",不論照片拍得好與否,莊嚴的時刻將自己的器材規格押在照片旁,顯得非常突兀。<<不好意思,既然前面有前輩開了頭,在一片贊賞聲中我想說幾句不中聽的我一眼看到[D700](我也用這台)及[35/1.4](我還沒有,曾經考慮買),就直接開始找[日本鏡頭]+[SLR機身]的痕跡,不幸非常明顯,樓主"回到1922年"的任務失敗了!那個時代RF定焦鏡幾乎很少桶狀變形,因為不用像做給SLR機身用的鏡頭需要把光學中心推前(焦距十幾二十毫米的鏡頭搞到跟一百毫米一樣長);所以老照片幾乎就像畫出來的透視圖一樣.開版圖組幾乎沒有一張沒有桶狀變形的, 不管是靠多旁邊或中間、距離多遠拍攝;以一支不過35mm的"廣角"鏡而言,不管因為什麼理由(1.4大光圈?周邊畫質?...)放任這種變形的存在, 對我而言完全不具吸引力(當然別人也不care對我有沒有吸引力我知道,只是不能說"完全沒價值"這種全盤否定的用語,只好說是"對我"不具吸引力)另外,那個年代的相片非常注重消失點的選擇,除了snap shot或刻意俯仰角構圖(如車廂內那張),絕大部份帶景的圖只要有垂直線,都會與邊線平行.
jenhoxen wrote:不好意思,既然前面有前輩開了頭,在一片贊賞聲中我想說幾句不中聽的我一眼看到[D700](我也用這台)及[35/1.4](我還沒有,曾經考慮買),就直接開始找[日本鏡頭]+[SLR機身]的痕跡,不幸非常明顯,樓主"回到1922年"的任務失敗了!...(恕刪) 本日最認真先發給你。若看到一點不太合理就要這麼...日子不會太辛苦嗎?
GuteNachtt wrote:本日最認真先發給你。若看到一點不太合理就要這麼...日子不會太辛苦嗎?...(恕刪) 哈...謝您回應嘿!我的重點不在"找碴"(抓漏洞),而是想敲醒一些人的"奈米1.4G"美夢啦!(因為我的夢醒了),自從和Pentax三公主短暫"交往"之後,認思考兩大廠"規格較勁"所代表的意義問題.當然對樓主很不好意思,因為樓主真的拍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