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CP+尼康好像沒有什麼動作


etbike wrote:
不要讓一支17-55...(恕刪)


這個真妙,不過有個地方要指正

根據Nikon的慣例,如果推出的新鏡焦段與舊版一模一樣,因為舊版原本就已經是AF-S的G鏡,所以為了避免命名重複,更該會命名為 F2.8 G II吧?

威小豬 wrote:
其實我看得懂您原本的...(恕刪)

威小豬 兄:

個人認為NIKON D700本來是故意這樣做,也是NIKON想要塑造品牌力量與下放優勢!

從過去以來,NIKON也確實不斷在提高自家機身性能,NIKON DSLR機身性能演變!,特別是越高階機種變化更是驚人!


在面對數位賤價化時代,NIKON也是必須這樣建立起自己品牌力量,否則很快就會被數位價位成本給淹沒!

像D700 D7000等詭異機種規格,也是這樣產生,一旦習慣N式這種更新模式,就很難去適應其他家策略!

就像剛開始MIC鍍膜 ED鏡片等,NIKON慢慢普及化的模式對老尼用戶已經是歷史常態,這個也是一些N家用戶很難放掉NIKON機身,因為您看的到NIKON未來是如何趨勢!



我就是定價策略的最大受害者 請聽我道來
.
我拍照(連攝影都談不上)蠻長的時間 到最後基本上都一隻MF 35/2 到底
不求最專業機身的話 以F90+35/2 當年也不過三萬元搞定
.
數位時代以後 也想有沾設計進步的光 並且DX應該有更小巧的趨勢不是嗎 加上機身的價位變成如此
(基本上FF我早就死心了)
------> 於是我的期待 一直是 DX 24mm F2 或 DX 20mm F2
依DX的小巧優勢 1~2萬應該不是幻想
但是壞就壞在定位策略 [大光圈定焦鏡是少數需求 或是專業才會用]--->[專業的用家會上FF]
於是根本就沒戲唱
當S24/1.8 面市時... 我還想說...副廠會不會攻小眾市場....來個輕便的DX24/2....後來副廠硬拼原廠的態勢
............我還是乖乖去買了N24/2.8 給DX用...........
小弟的看法
若機身等級與Canon相仿,但在畫素上居於劣勢,且鏡頭群也沒C完整
那D700要拿什麼來跟Canon競爭?
且D700沿用D3及D300的設計,開發成本也能降低
有能力且願意購買D3等級機身的畢竟是少數
順勢推出一台較D3平價的FF機身來搶錢,並擴大市佔率
對當時的Nikon,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

SElephant wrote:
威小豬兄的推測蠻有意...(恕刪)
王靦靦 wrote:
嘿啊~我都不知道個焦...(恕刪)


我也是這麼認為

可是C家很多人認為17-40沒有IS不好用,都比較推17-55 IS
其實這兩顆鏡頭,除了焦段跟口徑有重疊外,沒什麼好比的
光圈大小就不同了
就算沒有is,我在C家的時候,也會跟人推17-55啊

ORTHOPTERA wrote:
王靦靦 wrote:...(恕刪)
那18-55的VR不就裝爽的?


乾脆....



用機身防手震,就甭煩惱那些鏡頭有沒有防手震啦~~

N家和C家真的..........

我是因為SONY的鏡頭太少+那種超級不實用的半透明反光
不然早就用S了...



機身防手震只有一個字:爽!
袂爽麥看,無人夯刀逼你看!

基隆丫貴 wrote:
萬一尼康給你狠下心

把17-55停產

改出一枝15-80 2.8 VR N

然後價格拉到九萬

屆時 後面買的不就哭死?...(恕刪)


安啦!!
老尼既然已經把FF跟DX分那麼清楚,不會訂那麼高的價錢啦
回想D300s剛上市的價錢,如果想要穩固中下階層的族群~應該不會這麼做的...
當然我也不指望Nikon有多佛心

至於15-80 2.8 ......那管肯定跟200 F2G一樣大
會拿這麼重的玩意去當機身蓋嗎

lunxg wrote:
雖然說重質不重量是好的
但NIKON鏡頭真是出的很慢
鏡頭群一直被壓得死死的
真希望會快點出新的變焦鏡頭和更新D700啊


個人覺得在上面的機種未更動前,在目前”微妙“的時間點,
其他機種應該只會有小改款,或甚至不更動
就如2007年一樣的情形,年初時Canon發表1D3,
相較於CANON, NIKON只有發表D40,
那時後的期待落跟現在的“阿勒,他好像沒動作”
的情形完全不同

同樣的今年夏天日本有”世界陸上”世界田徑錦標賽(世運會)
那或許是NIKON 職業機種或者說D3後繼機種實際練兵的最好時機,
如同四年前的823砲戰,發表前可以看到一堆測試人員在世運會用D3的超高ISO拍出來的運動員照片
相信在這邊比較久的人應該都還有印象,NIKON論壇呈現“暴動狀態”來形容也不為過,
也許在今年年中發表年尾發售優先配給職業用戶,以因應明年的奧運或許是比較可能的推測,

只是現在整個態勢已經不同,
2007年的時間點,是NIKON第一部回應用戶的FF機種,
而2011年的現在沒有人去懷疑老泥有沒有能力去做,
而是知道發表的東西品質好,但是他價位要定多少?
因為目前DSLR最高畫質機種還是NIKON 的D3X來定義,
個人覺得NIKON要如何繼續維持職業機種的優勢反而是比較令人好奇的部份,
雖然NIKON沒有公佈,相較於過去目前在日本的新聞節目中,
較常出現的CANON,目前新聞中使用NIKON的D3系列已經不是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片幅不更動的情形下,NIKON下一代的高畫質與高性能兩個機種要如何發展倒是值得關注的地方
因為連帶影響下一代機種的升級空間,也許會有固定反光鏡,通電後變半透明的技術應用也不一定

Taroko1005 wrote:
那18-55的VR不...(恕刪)


機身防震沒那麼神.....

補償的跟鏡頭焦段有關

糟的可能捕不到1級,好一點的可能到3級......

片幅越大補償能力會受限制.....

這幾年Sony自己以經沒甚麼再強調機身防震的優勢了...

反而都在說連拍10張還是錄影對焦這些花俏一點的功能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