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內,曾經因為沒有FV-Lock讓我想換成D90,結果開始學習用M模式克服,也曾經因為想買便宜的85mm 1.8,讓我又想換成D90,結果最後我在經費不足下,開始活用A16這個17-50的焦段,雖然還是沒法拍出大師作品,但也玩的很開心。
現在我已經沒在想要換機了,畢竟我想要的是記錄生活,並不是要拿它來當職業。
只是想告訴你,別想太多,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又不是要出國比賽,或是拿相機出去火拼。
單眼的世界能學的東西太多了,好玩的拍法也很多,先玩出感想跟興趣後,再考量自己的需求,真的有需要換機,到時你就知道該換什麼了。
小弟拙作 http://wcj1979.pixnet.net/blog 有興趣的話可以一起討論
爬了一堆文十之八九都是勸直上D90,
然而給的答案也多半是預算夠的話當然買「中階機」,
即使是可負擔範圍,那為何非得如此不可?
此時在01看到某先進說了一句話點醒了我:
「當買相機考慮的不再是等級與價格,你的心態就升級了」
也就是所謂的「好器材不會附送技術」。
當下一切明朗,我入手D5000。
有與D90相同的感光與對焦系統,輕便(女友也可使用,不然自己的照片少的可憐),
翻轉螢幕(有在拍動物的重要因素,可以輕易的從不同於人類的視線水平拍攝)
無機身馬達(目前入手近半年,光是18-55mmkit與35mmf1.8定焦就讓我覺得學海無涯很有的練)
所以重點還是你要的是什麼?
D3100的重點應該是著重於動態影像的技術提昇,
如果純拍照個人還是覺得D5000為上,至少調控檔跟快門性能有差。
至於樓主的友人跟你說換鏡不如換機,我倒覺得不至於,
很多攝影老手現在還在用前世代的中階機,而且鏡頭本身是可以延用的,
等到你覺得你已經將D5000淋漓盡致的發揮後也有所不足的時候,
即使換機,鏡頭也可以繼續留用的。
才能真正體會那句話的涵意啊
拿金庸筆下的獨孤求敗為例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人家大俠也是先追求器材,等對器材了然於胸後,才開始悟道的
若換成尚未出道之少年,一開始就抱著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的心態來練劍
那只會讓旁人覺得他在以管窺天啊
不過D5000既然已經買了,那就好好用吧
我D90跟D5000都曾同時擁有過
D5000用熟後也不算難用,搶時間的時候,用A模式搭配Auto ISO幾乎都能搞定
只是有些選項要進選單去調整,讓人覺得不太方便
現在正式升級D700
才覺得D5000跟D90的距離,其實也沒有那麼大
反正就是一般拍照用的而已
D90再怎麼增加配件終究離職業用途有一段差距
而D5000可能又離更遠一點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