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D7000, D300, 與隨身鏡之測試


wingman wrote:
我想你搞錯問題點了記...(恕刪)



wingman 大別誤會了, 我很尊重您發了這麼多文在網路的貢獻, 我只是懊惱或許真的又拿了幾個落在底線的鏡頭才會拍的不清楚, 雖然送回原廠或許可以校調解決, 但我也勢必要付出相當代價:

1.要花許多時間, 這裡廠商服務極好, 但就是效率不彰, 東西一但交到他們手上, 就是東岸西岸的石沉大海, 以我第一支 17-55mm 送修記, 前後送到東岸三次, 每次交回給我就得讓我自己從新測一次, 雖然最後廠商換了一隻全新含包裝的給我, 但時間卻已經是將近一個半月後了, 而如果這一次果真如您所說又可能是光軸不正, 那又不知要搞多久.

2.我機身鏡頭一大把, 要全送修? 如果只是檢修單一機身與單一鏡頭的匹配, 那回來之後或許其他機身與鏡頭的匹配又會出問題, 這是很有可能的, 但要全部交給廠商做調整, 這時間會長的我無法想像, 況且廠商也太可憐了, 不一定會盡心的替你匹配完善. 何況根據前次經驗光 17-55mm 單一鏡頭我就反覆送修三次, 若將送修數量擴大, 我可不知會被整成甚麼樣子.

3.我還是替廠商著想, 人家量產的東西本就不容易做到隻隻精品, 即使隻隻都送修校調到最精確, 廠商也不可能再賣你這個錢, 因為整體成本提高了嘛! 所以有要體諒廠商, 又要讓實際的品質公諸大眾, 我就只能選擇最笨的方法, 不修, 但將確實的品質放到網路作為參考, 或許這在警惕廠商的力量會更大(當然也可能是替廠商加分, 例如 18-55mm).

我第一支 17-55mm 是 35-55mm 焦段永遠失焦
現在這支 17-55mm 則是中央銳利, 邊緣某些區域模糊(是這次測試文才發現的)
所以我的 17-55mm 中獎率 100%

至於比蛋糕貴一些的 35mm F1.8 則是光圈大於 f2.8 失焦(也是這次測試文才發現), 因為是低價位鏡頭所以更不忍苛責. 但 35mm 我一共就買過一隻, 所以中獎率也是 100%

18-200mm 長焦段畫質鬆軟, 廣角段則邊緣容易模糊, 這...不算中獎, 因為網路群聚許多人早就發表過了, 其實這才是我一直強調的群聚品質. 如果我在買 18-200mm 之前多參考一些群聚評論, 少相信一些專業網站的測試文, 我就不會買 18-200mm 啦!

Nikon 加油, 但你的 17-55mm & 35mm 更需要加油.

SOONGO wrote:
好想知道楼主最后4个...(恕刪)


這天下有一個共識:

千萬別得罪他人的宗教,
也千萬別得罪他人的相機廠牌

這定律百試不爽, 只要有所違反, 保證雞犬不寧. 但既然你問起, 我就說說我的觀點, 再次強調是 "我的觀點"

首先要看你的年齡, 如果你未婚, 或是你家女大人尚未變成黃臉婆, 大光圈會比較討喜. 但如果她不但已經是黃臉婆, 還經常趕你一個人出去雲遊四海, 那一機一鏡用變焦當然比較好.

定焦適合拍一些永遠不會動的東西, 例如我家那隻懶貓, 至於活蹦亂跳的大黃狗靠定焦就別想拍的到, 總之看你喜好的題材.

相機的寬容度...如果你不後製那就不重要, 反之寬容度不足的相機就很難有後製的空間, 我有一位長輩, 說我的相片不成體統, 幾乎每張都要裁切, 也幾乎從來不用腳架, 真是丟盡攝影人的臉...他已經九十歲了, 但電腦卻很厲害 只是從來不後製. 但我奇怪的是, 若他換了一個鏡頭或是機身, 算不算是後製? (溜)


James CC wrote:
相機的寬容度...如果你不後製那就不重要, 反之寬容度不足的相機就很難有後製的空間, 我有一位長輩, 說我的相片不成體統, 幾乎每張都要裁切, 也幾乎從來不用腳架, 真是丟盡攝影人的臉...他已經九十歲了, 但電腦卻很厲害 只是從來不後製. 但我奇怪的是, 若他換了一個鏡頭或是機身, 算不算是後製? (溜)...(恕刪)

這應該算前製啦!

數位這麼方便,裁切應該也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吧;照相這個東西已經演進好幾百年了,如果他還在用針孔照相的話,還是只拍黑白照片,那就另當別論,畢竟科技是日新月異的,就算我們活在石器時代,不可否認的2011也會有到來的那一天。

PS. 不過能一次就拍出照片,也沒有到萬中無一那麼難就是。謝謝樓主的文章呀 Have a good year!
tracer1000 wrote:
同樣的鏡頭組合,在各大測試網站測出來的結果也未必一樣...(恕刪)

廠商給測試網站的應該都是挑過的特級品,因為光學的東西做出來也不可能每一顆都100%一樣,同理每一台機身的CMOS也都有好有壞。例如,最近在國內外論壇上網友提到D7000亮暗點的問題,在各大測試網站上也都說沒那麼嚴重,實際上在有些機身上真的蠻嚴重的。

a277888 wrote:
這應該算前製啦!數位...(恕刪)


我也喜歡按下快門一次到位, 但因為常常只掛個定焦到處亂晃, 所以裁切也是個樂趣.

看了這篇文,只能說您是位寬容度非常大的消費者了。

maple17 wrote:
看了這篇文,只能說您是位寬容度非常大的消費者了。


這句話真是實在啊,哈
很棒的測試文 大大辛苦了
這個測試給了我很實際的選擇鏡頭的參考!!
不過大大講的是沒錯
同一顆鏡頭 就算是同一個lot 都不能保證品質是絕對一致的
網路上大家的分享 是種抽樣(sampling)
但是品管的檢測也是一樣由抽樣決定的
只要整批貨抽樣的不良率在標準內 整批貨的品質都是可接受的
無論整各lot裡面單獨的產品的實質表現或是組裝的差異如何 對廠商來說 一樣出貨
我也相當能理解大大不願送檢測的原因 因為在美加要把產品送回原廠是件非常麻煩的事
我人也在美國 基本上只要鏡頭沒移焦太誇張 我也不願意寄回原廠
因為一來以往時在是相當耗費時間跟金錢
在可接受的表現以內 開心的使用才是最實際的~


James CC wrote:
2.我機身鏡頭一大把, 要全送修? 如果只是檢修單一機身與單一鏡頭的匹配, 那回來之後或許其他機身與鏡頭的匹配又會出問題, 這是很有可能的, 但要全部交給廠商做調整, 這時間會長的我無法想像, 況且廠商也太可憐了, 不一定會盡心的替你匹配完善. 何況根據前次經驗光 17-55mm 單一鏡頭我就反覆送修三次, 若將送修數量擴大, 我可不知會被整成甚麼樣子....(恕刪)


何不試試Setup Menu的AF fine tune功能呢? 自己逐一調整精確的對焦位置, 網友也有自製對焦測試圖. 這可是D7000剛增加的功能, D70, D80可沒有! 可記錄12隻鏡頭修正值, 這樣完全不動到鏡頭本身, 隨時可修改對焦參數.

millerliu wrote:
何不試試Setup ...(恕刪)


這又是一件花時間的工程, 我在 D300 也曾經設定過一些鏡頭, 但無限遠的失焦我還沒試過, 不過謝謝提醒, 值得一試!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