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有奈米鍍膜的鏡頭,拍出來....


奈米結晶鍍膜和一般鍍膜主要差在反射光和透明度
它的功能是讓鏡片屈折率和空氣接近,減少入射光接觸到鏡頭後的反射光量
通俗的說法是
1. 減少鬼影
2. 降低曜光
3. 畫面比較通透,不會霧霧的

印象中,類似ED鏡的特殊鏡片是用來避免CCD/CMOS的反射
那麼奈米即是避免鏡頭入光的品質了

奈米鍍膜成本高,現階段都是用在高階鏡,而且都只有一~二面(是面,不是片)
用的位置因鏡頭設計而異,有最後端ex: 105 VR 2.8G ;亦有最前端ex:14~24 2.8G
其他有用此技術的鏡頭
60 2.8G
24~70 2.8G
300 2.8G
400 2.8G
500 2.8G
600 2.8G

上述資料源自於小弟查詢和CAPA授權尖端出版的D300&D3 super book
該書後段有5頁的篇幅針對奈米技術對原廠進行專訪
原PO大如有興趣可翻閱,有圖片的比較會更明顯

希望對您有幫助
hoyaani wrote:
85/1.8的紫邊問...(恕刪)


版友只是想看,所以才翻一張出來。

另外...抗耀光N24-70/2.8 還是會出現,只是不像17-55/2.8那麼嚴重!
SElephant wrote:
似乎可以直接拿前後帶...(恕刪)

所以購買者通常也難分辨,拍出來讓人滿意是鏡片設計的優秀,還是單就N鍍膜就可影響大局囉

如果光圈全開,逆光情況下就算是C牌銘鏡85mm F1.2L,也照樣出紫邊

其實個人如何運鏡比鏡頭本身要重要得多, 紫邊會影響一張照片拍得好不好嗎? no~
mobile3803 wrote:
請問有N鍍膜

拍出來的照片,真的有差嗎?...(恕刪)

一張原本沒什麼人理會的作品,只要報出鏡頭名號之後,就會開始有很多網友說讚的,那就是有N鍍膜了...
心靈奧客 wrote:
一張原本沒什麼人理會的作品,只要報出鏡頭名號之後,就會開始有很多網友說讚的,那就是有N鍍膜了...
(恕刪)


我是真的誠心的發問說....................

有掛 "n" 鏡,真的能透過一般網路上看到實拍照片

可以 "看" 的出來嗎?

我相信,某程度上是一分錢、一分貨


我只是不懂,如果說,所謂的 "鍍膜" 是針對耀光、鬼影作妥善的處理

如果只是這點的話,那麼,要測試應該不難

找兩管試一下,一管三千,一管三萬,我想測試條件適當的話,應該試的出來


我是C家的,對於一些人人稱羨的神鏡,心中酸葡萄心理告訴我

在大多數場合下,是看不出它的價值

但又很多人說拍的發色好、發色美啦什麼的

心裡覺得怪,難道是我真的看不出來,還是什麼原因??



另外就是色散的問題,是否所謂的 "色散" ,或是像差等問題

會影響我們透過電腦上看到照片時眼睛感官上的差別

這差別,會不會是看到某些照片顏色較為鮮豔之類的? (不考慮後製,相信是實拍)

還是使用的液晶瑩幕調成 "電影模式" 的關係,看什麼照片都鮮豔

究竟,那些號稱含有像是超低色散鏡片,真的看的出來嗎?
其實有個很多人沒注意到的盲點

除了幾款原本就擁有非常優秀光學結構的超高階鏡頭,是直接以原本的結構加上nano coating推出二代產品外

大部分配有這新鍍膜的鏡頭,都是全新的光學結構

至少以目前已經推出的N鏡來看,Nikon似乎除了賦予這些鏡頭新鍍膜之外,通常也會在這些標有金N符號的鏡身上,用上比較高級的光學配置,所以總體上來說,標有N字符號的鏡頭,拍出的成像品質的確是有比較優秀的。

所以當一些朋友們在質疑『奈米鍍膜是否真的對成像品質有幫助』,甚至指出nano coating主要的用途在於抗曜光,因此質疑它真的會對照片的總體品質有幫助時,其實已經有點鑽牛角尖了

其實成就總體照片品質的,是整個鏡組的光學能力提升才對,所以與其在那裡考究鍍膜本身的效果如何,不如就把它的有無當作是跟金圈一樣的角度來看待吧!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
我是真的誠心的發問說....................

有掛 "n" 鏡,真的能透過一般網路上看到實拍照片

可以 "看" 的出來嗎?

我相信,某程度上是一分錢、一分貨


我只是不懂,如果說,所謂的 "鍍膜" 是針對耀光、鬼影作妥善的處理

如果只是這點的話,那麼,要測試應該不難

找兩管試一下,一管三千,一管三萬,我想測試條件適當的話,應該試的出來


我是C家的,對於一些人人稱羨的神鏡,心中酸葡萄心理告訴我

在大多數場合下,是看不出它的價值

但又很多人說拍的發色好、發色美啦什麼的

心裡覺得怪,難道是我真的看不出來,還是什麼原因??



另外就是色散的問題,是否所謂的 "色散" ,或是像差等問題

會影響我們透過電腦上看到照片時眼睛感官上的差別

這差別,會不會是看到某些照片顏色較為鮮豔之類的? (不考慮後製,相信是實拍)

還是使用的液晶瑩幕調成 "電影模式" 的關係,看什麼照片都鮮豔

究竟,那些號稱含有像是超低色散鏡片,真的看的出來嗎?



這個問題要看你拍的相片要做什麼用途,如果說你只是拿來沖洗小張相片,那有沒有用低色散鏡頭拍真的很難看出來(但是畫面中有大面積高反差區域就不一定了)。若是你還要1:1放大選擇某塊區域裁切後再處理,那有沒有用低色散鏡頭就差異很大了,至少低色散鏡頭拍出來的相片,可以在影像處理軟體中再小小微調將色散部分消減到幾乎看不到,可是若是色散大的鏡頭拍出來的相片,那再靠軟體後製來消減色散也不會有太大幫助,也就是說這張相片恐怕沒有可用價值。所以要用什麼鏡頭拍相片,還要看相片之後是用在什麼用途來做決定。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鏡頭鍍膜主要的用途只是在減少耀光而已,
而且鍍膜的厚度本來就是奈米級的,
並不是Nikon發明的奈米鍍膜才有奈米級的程度,
只不過這幾年來奈米技術很流行,
從高科技產品到低科技的健康食品,只要掛上奈米就會大賣,
Nikon的奈米鍍膜也是一樣,只是Nikon發展出新的技術,
也順應潮流叫它奈米鍍膜而己。

至於奈米鍍膜能不能增加成像品質,
如果不是拍逆光就沒差了。
那為什麼奈米鍍膜鏡拍的效果特別好?
很簡單,新科技當然先用在高階的鏡頭上啊!
這種道理很簡單,不然新鏡頭有什麼賣點?
而且新的高階鏡頭的光學鏡片總會有改良,
不然如果還輸給前一代的鏡頭不就要見笑了嗎?
等到所有的新高階鏡頭都用了奈米鍍膜,接下來就換低階鏡頭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