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ology wrote:
比Leica APO...(恕刪)
沒有啦!
而PHOTODO測試的是非APO版本,APO F2.8版是很近代版1997年才出來,價位也差很多。
leica 180mm F2.8有幾個版本。
NIKON AIS 180/2.8是1981-2005發表,那時候對應的是LEICA R 180/2.8 2代5片4群,最近對焦距離為1.8m和NIKON一樣。
而那個時期LEICA APO版是180/3.4 apo,也是同樣1.8m對焦距離。
後面才更新結構7片5群的leica 180/2.8 apo,其對焦距離縮減到1.5m。
LEICA 180/2.8 apo MTF

PHOTODO測試的兩顆180mm
leica 180 F3.4 apo

leica 180mm F2.8

1.Ai-s 180/f2.8 ED
2.AF 180/f2.8 ED
3.AF 180/f2.8D ED
其中1.的評價比較高,名列Nikon 1001夜 http://imaging.nikon.com/history/nikkor/
到AF版之後整個鏡片結構改變,最明顯的就是AF版可以直接摸到光圈葉片,AI版的光圈夾在鏡片群中。也因為鏡片結構不同,AF版的評價並沒有手動的AI版來得好。2,3是一樣的結構,只差別有無D(對焦距離)的回傳。
至於AF版,建議要找D鏡,這顆鏡頭據說以前常在時裝拍攝時用到,閃燈補光是必要的。沒D,就不要抱怨補光不準。
不好意思,不是來潑樓主冷水,Nikon 180/f2.8 ED各版本的評價向來就是如此。還是要恭喜樓主踏入180的世界


今天終於到手的二手Sigma 1.4x (不是DG喔)
沒想到居然可以自動對焦(一開始我以為只有Kenko跟nikon原廠的增距鏡可以自動對焦)
挺不賴的
To kingliaw99: 謝謝您的指教,呵呵因為室內拍攝的話,就會使用之後又購買的70-200/2.8,焦段變化也比較彈性一點,所以閃燈方面倒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隻鏡頭現在就只有單純用來輕便外拍了

手動鏡自己還是比較偏好在短焦段,要品味長焦段的手動對焦,其實我反而會比較偏好M42的鏡頭了,一來體機小好攜帶,二來價格不貴

這些自己現在手上有的中長焦段其實表現也都不差,有些鏡頭(像 Takumar 200/F4)銳利度也不輸給180/2.8,但是要不要雙系統或是多系統就是要自己選擇了,
我自己是手動鏡配NEX(主要是看上峰值對焦的功能加上1.5X的影像裁切率跟APS的DSLR差不多),
自動對焦配Nikon,
偶爾搭配底片拍一拍(Mamiya 645跟Yashica 635都有120轉135套件,所以這兩台要拍120跟135都很方便,加上又再邪惡的海灣撿到超便宜的二手拍立得機背(兩百五十元台幣含運還有付上豆腐刀),所以也玩了一陣子的拍立得,
真不想帶這麼大台,也還有學生時期留下來的FM2跟PENTAX 的 SP)
現在看到這篇自己06年的打的文章,回想自己的D50已經不知道流落到誰家了,當初沒入手的70-200現在也躺在我的房間裡面,只能說變化好大呀

bearpip wrote:
To kingliaw99: 謝謝您的指教,呵呵因為室內拍攝的話,就會使用之後又購買的70-200/2.8,焦段變化也比較彈性一點,所以閃燈方面倒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隻鏡頭現在就只有單純用來輕便外拍了,其實之後我有機會入手180/2.8 ais的版本,用過一陣子後,還是我還是又把他放上拍賣網站賣掉了,一來跟AF版本相比,照片品質的差異真的肉眼沒有那麼明顯的差異,大概就是97分跟94分的差別,反而因為有時候會對不準焦而模糊的比例高過AF版本,哈哈,我自己手動對焦的能力不足,所以就留給其他有緣人啦
您客氣了。不曉得您用的是APS-C or FX,一但x1.5倍,180變270mm就很難用AF機身做手動對焦


古今多少事,在數位化之後都盡付笑談中。二手器材來來去去,真的很省很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