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ment8867 wrote:
通常用大砲都是用來拍...(恕刪)
碰到退無可退的場面,變焦鏡的價值就出來了。雖然可以帶一長一短出門,但等到短鏡頭換好,鳥應該也跑了。尤其是現在DSLR能夠拍影片了,有越來越多的時候會想靠變焦來改變構圖。如果C家也有244的規格,小弟反而會想把300/4 IS跟大白都賣掉。
nagasitori wrote:您說的情況通常是大雞類的才會發生, 如果是小型鳥的話應該沒這問題, 如果出門前就知道目標鳥是要拍大雞, 300mm甚至小黑之類的焦段應該不能漏掉, 我會搭配540/640上腳架, 340/328VR放在旁邊背包待命, 300焦段要手持應該還可以撐的住, 我頭像的黃腹就是328VR+1.4x手持搶拍到的(有VR有時還是很有用的), 而您說的也沒錯, 等我架好腳架的時候, 牠再也沒回來過了, 這也是我唯一拍過的黃腹, 我的想法是從CP值的角度出發, 並不是說244一無是處, 只是我的觀念老舊, 總覺得在同樣的設計水平與製造工藝的條件下, 變焦鏡的畫質/光圈還是比不上定焦, 再加上244的光圈小, 價格高, 所以我覺得划不來, 如果怕換鏡頭太慢, 我的作法會是多帶一個機身, 我自己是D300 + D300S, 如果要講究輕便的話, 當然244遠比640+340再加上兩個機身要輕多了!
碰到退無可退的場面,變焦鏡的價值就出來了。雖然可以帶一長一短出門,但等到短鏡頭換好,鳥應該也跑了。...(恕刪)
kent21 wrote:焦段的確要看攝影者的習慣而定, 不是絕對的, 但如果以不影響鳥的生活為前提的話, 我自己是不喜歡靠的太近, 所以寧願用加倍鏡或者長一點的焦段, 遠遠的欣賞就好, 畢竟我也不是靠拍鳥過生活的, 拍的自己高興就好, 只在電腦螢幕上看圖的話, 如果嫌鳥太小就裁切一下也很好, 自娛而已, 曾經在台大安康農場看到一群同好在拍黑喉鴝的情況, 真的是很誇張, 難怪有人說那隻黑喉鴝都不想北返了, 在這裡過日子真舒服, 茶來伸手, 飯來張口, 但這樣子真的對鳥好嗎? 拍一張精采的鳥照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在此引用台北鳥會的愛鳥誓約書裡的一句話:『被攝影的主角之福祉更重於攝影本身的價值』, 不是針對Kent大大, 請您別誤會, 只是喝多了有感而發!
焦段多少才夠,應該要看有辦法離被攝物多近,以及被攝物的大小吧
確實400mm拍遠的還不夠, 有點吃力,不過如果加上加倍鏡, 又有變焦的優勢, 就加分許多
clement8867 wrote:
通常用大砲都是用來拍...(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