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小黑六photozone review登場 !!

cwu wrote:
小弟個人的感覺剛好相...(恕刪)

DPreview的測試有個盲點,就是機身太雜,往往一些粗心大意的觀看者就會被誤導

舉例,D3X的resolution跟D3/D700的resolution會看起來完全不同
因為不管是中央還是邊緣,畫質差距不是等差上升,等比倒是比較接近但也不完全是
像一樣鏡頭在D3X/D3 review,resolution可能是4000/2500 , 3200/2300,中央上升快速,邊緣上升緩慢
如果當時review是D3X,用D3以下的朋友能參考的量又更低了許多,所以這點DPreview應該再改進...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每個人的看法不盡相同...銳利度與分辨率看MTF最準...NIKON 70-200mm VR II表現的確比較好
EF70-200mm F2.8L IS II USM



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
WIDE

TELE

不過nikon少了f8的曲線...MTF也不能夠表示色散..散景..髮色..口徑蝕..焦外成像等.....總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hata6136 wrote:
...銳利度與分辨率看MTF最準...(恕刪)

這樣的見解值得商榷,也蠻危險的
那請問大大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教小弟嗎? 讓小弟也知道一下
之前工作時跟CANON臺灣的工程師討論鏡頭的檢測數據時也是以MTF表為準..基本上MTF是排除公差值的數據...
各家鏡頭廠都是用10本與30本測試至少是最客觀的...小弟曾有過兩顆AF-S 24-85 ED縮光圈後分辨率表現差距頗大的鏡頭...所以MTF是個人參考銳利度的一項重點..但是個體差異我只能碰運氣了
下面是CANON給我的前公司鏡頭的MTF表..當然這顆鏡頭後來沒有量產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hata6136 wrote:
那請問大大有更好的方...(恕刪)

有很多種方法,但不能說哪一種"最準"

你把不同測試環境不同的測試儀器不同的測試人員所做出來的測試值拿來比較而且說最準 <=危險的地方在這裡

你忽略了控制變因的重要性

今天如果是同為NIKON在同一環境所測的小黑五與小黑六的MTF測試值

或是CANON所做的小白IS一代與二代的MTF測試值

那還比較值得參考

通常CANON作的MTF測試比較仔細,會有兩組數據八條線,一個是光圈全開‵耶個是F8

不同廠商各自拿出的測試值怎麼比!

A車0~100km/h 廠商公布的測試值只要9.8秒
不同廠的B車廠商公布的測試值要10秒
你可斷言在同樣狀況 A車跑得比較快!?

拿來參考就好

hata6136 wrote:
所以MTF是個人參考銳利度的一項重點...(恕刪)

不好意思稍微吹毛球疵一下,用解像力可能比用銳利度好一點
您的工作經驗很有意思,有機會希望多分享一些,這是一般人接觸不到的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web101tw大可能沒有細看我先前發文的內容有強調NIKON少了F8的數據..鏡頭設計最難的..是最大光圈下的分辨率與對比度
其實各家廠商一定是在規範內做測試..並且一定會用最漂亮的數據..就像電視訊號的色彩是SRGB 而HDTV是可以再加上XVYcc的色彩標準一樣(至於規範內的最佳值一向都是各自表述..只要不超過SPEC就好..) 控制變因這個問題我們倒是不用太替他們煩惱 反正我是使用者也曾接觸過這種項目..再亂也是在規範內..所以我會拿MTF當我的第一參考標準
當然若您願意賜教讓小弟與眾網友也有多一個方法可以學習比較...總比說這個不能夠參考讓小弟一頭霧水更好.....

PS:例如NTSC與PAL的色階 一個是16-235一個是 0-219那個對...那在電腦上會不一樣嗎?
答案是一樣的...只是需要對應轉換而已...但是如果是完全不同的規範像Gamma值一般的電視都是使用2.2而MAC是1.8就有明顯的亮度差異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哈.....不好意思已改正...個人習慣稱為分辨率
...............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hata6136 wrote:
web101tw大可能沒有細看我先前發文的內容有強調NIKON少了F8的數據..

你想太多了

hata6136 wrote:
鏡頭設計最難的..是最大光圈下的分辨率與對比度

喔!原來你從事鏡頭設計阿(聽你的口氣)
我不是從事鏡頭設計,所以我不知道鏡頭設計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不過我要告訴你,有不少鏡頭最佳解析出現在F5.6之前,甚至開放光圈時的解析力還比縮光圈至F11以後還高喔!

hata6136 wrote:
控制變因這個問題我們倒是不用太替他們煩惱 反正我是使用者也曾接觸過這種項目..

危險論調又出現了
你忽略了控制變因
你也同時忽略了環境誤差、操作誤差、儀器誤差、人為誤差....對於測試結果的影響

hata6136 wrote:
再亂也是在規範內..所以我會拿MTF當我的第一參考標準

這....我就不知道要說啥了!

justpho wrote:
請大大下個論吧或是說...(恕刪)

剛發現其實Review看到最後一頁都有結論

Canon EF 70-200mm f/2.8 USM L IS II - Full Format:

Optical Quality: 4.5*
Mechanical Quality: 5*
Price/Performance: 4*


Nikkor AF-S 70-200mm f/2.8 G ED VR II (FX) :

Optical Quality: 4*
Mechanical Quality: 5*
Price/Performance: 3.5*
5DII + 85LII + 24LII + GF1 + iPhone4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