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詢問marco 1:1 變焦鏡

ASRAAM wrote:
我記得身份是專職的微距鏡,且有變焦能力的就兩顆
Nikon AF Micro 70-180 /f4.5-5.6D
Contax 70-210/f3.5
特徵是:
(1)放大率大於1:2(以前的標準,很多專職微距有1:2就算是了)
(2)全焦段都可以保持最大放大率,跟很多兼差微距的特定條件放大率不一樣喔....(恕刪)


Nikon 那隻不是前面提到的這隻嗎?

http://www.nikon-image.com/products/lens/af/fx/zoom/ai_af_micro_ed_70-180mmf45-f56d.htm

如果是的話,
它在 70mm 時只有 1:3.2 喔!


最大撮影倍率は1/3.2倍(70mm時)、約1/1.32倍(180mm時)。
http://www.flickr.com/photos/rybchen/
Contax的我不曉得, Nikon 70-180這支不是喔, 要在180mm才有最大放大率...

ASRAAM wrote:
(2)全焦段都可以保持最大放大率,跟很多兼差微距的特定條件放大率不一樣喔.


以上不好意思抓了bug. 若有冒犯請別介意.

另外補充幾個專職macro鏡的必備特點:

(3)平像場設計, 這是因為專職macro鏡多有作為翻拍的需求.
(4)低變形, 理由同上.
(5)以在近攝焦距做光學最佳化(或以浮動鏡片滿足無限遠的需求).

這幾點在"兼職"的macro鏡頭就多半不存在.
My 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kshieh/albums
感謝指正
是我記錯了.

怨念又減少了一些.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jacksonlu wrote:
其實大師的觀點還是有錯的啦!...(恕刪)


不管你放不放輕鬆或回不回應,你是錯的
冼說法才是對的

定義是死的,不因為大不大師有所改變
放大率是物理上面的定義,
有興趣可以google,
如果覺得冼老師的說法有誤,
可以多看點書, 再來推翻冼老師的說法...
冼鏡光 wrote:
放大率並不是您和我定...(恕刪)

洗老師不用在意那位Ken先生的攻擊性反應,
他雖是個熱心和大家分享器材測試的人, 但卻也是剛愎自用, 易惱羞成怒的人,
總是把不同的意見當做是別人對他的針鋒相對,
從他之前其他文章,
Sigma 18-50mm MACRO對決Tamron 17-50mm XR Di D-II 即可得知

熱心很好, 但有時候不專業的測試反而容易誤導大眾.
NIKON沒有看過MINOLTA倒有一支Minolta AF MACRO ZOOM 3X-1X
超過1:1的放大倍率(菸~)
http://leox243.blogspot.com/
LEOX wrote:
NIKON沒有看過M...(恕刪)

手上有顆Olympus的20/f2放大率是4.2:1起跳
原廠建議最大放大率到13.6:1


不過論機械性能與貼心程度,Minolta那顆的確是完勝各廠間同類的這些天生倒接鏡.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我遜掉了.....我從未聽過1:1 的變焦鏡,這麼優啊。

冼鏡光 wrote:

放大率並不是您和我...(恕刪)


之前有拜讀過洗老師"近拍(最短)對焦距離的迷思"的文章, 了解了放大率與片幅之間並沒有關係, 但時間一久又忘記了又以為APS還真的可以讓1:1的微距鏡變成1.5:1, 這個拍出來"看起來"比較大但實際並沒有真的放大的影像迷思真的是誤導了不少人阿~ 這次又在仔細讀過一遍,
用誇張一點的例子來想, 就算是用像素再高再密集成相範圍又小的感光元件去拍東西也不可能因此就變成顯微鏡阿~
相信以後應該不會再忘記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