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蟑 wrote:和我的感覺一樣D500...(恕刪) 就"相對"比較而言就如許多的用家說的一樣,d500很有誠意的給了許多好料的東西但如果要用"絕對"的比較模式的話在那片aps-c 卻超過2000萬畫數他的畫數密度相當於全片幅的4700萬左右的情形之下畫質想要好,就真是很困難了這已不是nikon給不給的問題,這已是nikon能不能的問題很多d500的用家,要不就是d8xx系列過來的,因為想要他的連拍速度要不就是砲不夠長想由d500的aps-c的等效能力達到"加長焦段"的效果但,用d8xx的用家,雖然拿到了d500的連拍,卻拿不到d810的畫質之時一定會很失望同樣的,小砲的用家拿到了等效焦長的能力,卻失去了裁切的能力(因為一裁切就不能見人)一樣會很失望所以要買這台之時,如果你把他想成一台全能機我想你應會失望如果把他定位在晴天機,我想失望的感覺應會比較低些當然如果買了d500都不需要裁切的人這點d500的高iso表現是不錯的.............如果要裁切,而且常常都裁得不小建議你就暫時忘了他吧..........如果你已買了,又對他的對焦能力及連拍能力很滿意的人就請盡量在光線好時使用吧這樣應會一直很滿意這台相機的表現~
stephen02 wrote:就"相對"比較而言...(恕刪) 奇怪=>=到底各位大大是什麼世界啊?我用D7200裁切都可以看,雖然裁切都是50%上下的裁切結果各位從D810過來D500就什麼都不能看…覺得落差也太大…老實講我接手D810使用讓我自己也是有點無法自拔(雜訊表現、握感以及虛榮心部分)同樣ISO2500的表現是多麼的漂亮,但對於D7200卻是畫質極限,拿D7200拍人我用到ISO 800我就會卻步了覺得應該是期望太高吧…?拍鳥,還是以近為一切至上的法則噪點這回事在一定的範圍內應該是取決於穩定度,假如成像清晰沒有手震,噪點的顆粒並不那麼顯眼,但是假如有些微糊,那麼這些顆粒會讓這張照片顯得更加難看對於D810高畫素我現在是這種感覺,有沒有手震真是全新的考驗再怎樣打在同樣條件下,要裁出整隻鳥佔畫面80%的照片,我想不出D810比D500適合的原因,當然大家都是ISO 2000~3000的話
deflash wrote:奇怪=>=到底各位...(恕刪) 不要太激動這只是一個過程而已.....我剛拍鳥之時用70-300,我還覺得很銳利別人說那個畫質太軟了,我也覺得很怪.......後來才知道別人在說什麼用了砲鏡,要的就是高的畫質事實上,也就是比80-400或200-500利一些而已但就為了那個利一點點我們可以花非常多倍的錢去買那個裝備,並承受那個重量為了什麼?就是那個差一點點的畫質不是?到底d500和d8xx差在那邊也許你可以看看以下兩張用d800e拍的照片,再回家比比你用d500拍的照片,或許可以知道我在說什麼可以點圖放大一點看沒有關係,看看鳥的羽毛的細節,看看噪訊
stephen02 wrote:不要太激動這只是一...(恕刪) 完全可以體會這種細膩度說實在的,我自己拍攝要達到這種真的不容易,要數到如此多的毛真的有難度(就我自己要這種小鳥的大小能達到的作品真的不多...幾乎是說很少見)要天時地利鳥近以這樣的畫面看來D8x0系列高畫素配上大砲等級真的是非常威猛的表現可惜,我自己是覺得,不是每天過年的吧像要達成這種這麼清晰的畫面,以距離論我自己都覺得少見了要鳥近光源又要夠這種畫面沒有什麼噪點的細膩感保守估計應該ISO也是3000以下才能達成(假如是D810拍攝的話我猜測是大約ISO 1600-2000左右)平常要移動又要靠近鳥,我起碼是很能接受apsc加上256只是就D7200來說,要達到真的好畫面甚至背景都別有什麼噪點出現...像大大的圖如此漂亮的...也只能用大約ISO 640以下了...所以只能多拍,寧願鳥可以裁大有更多像素也不要說裁了裁都裁不夠用,畢竟通常鳥都是遠離我們的不過大砲真的是另外一個世界
追風蟑 wrote:大砲的世界就是 錢...(恕刪) 真的是如此吧~現在都以為說拍的很好可是實際上除非放下相機再也不拍攝...否則最好的作品還沒到來啊...不過S大的照片真讓我對大砲級別以及高階機身有更多讚嘆就是了附帶一句,使用了2K解析度的IPad pro 12.9看也是令人驚嘆,只是這就像是照妖鏡,雖說畫質好的讓人驚歎,但是一細看就發覺有更多需要努力...(畫面細部呈現比24吋電腦螢幕還殺...)期待有一天的技術能把APSC推到更高的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