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 wrote:
感嘆的是.........(恕刪)
不論是機身的『相片調控』,還是後製時的『風格檔』,基本原則就是——操作習慣必須要隨不同的『相片調控/風格檔』而改變。。
最簡單如曝光值,以我有限的經驗來說,各『風格檔』之間的變化是很大的。
當中要涉及『曝光補償』的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原廠『風格檔』可能是正常曝光,但自製風格檔就可以向上或向下調整高達3級EV值!
另一個就是,基於機身的『相片調控』,在各種參數中的變化,你調整完之後,也必須要以該個風格檔看起來曝光正確為大前題。
有些風格檔要過曝才好看,有些則要欠曝才好看。
更莫說有些風格檔正光不好看,得要逆光才好看。。
因為,在不同的光、暗、正光、逆光、室內、室外的環境下,各種顏色的演色性是不一樣的(不單止是色溫的問題),也導至各風格檔之間並不一定通用,而需要做進一步微調才可以達至較好的效果。
至此,我必須說,就算是別人的風格檔,你也得要發展自己的相應操作習慣,才能夠把那些風格檔發揮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