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2

Nikon快樂攝影和影片集(任何Nikon相機作品也可參與!)

irontheone wrote:
測試。。因為剛剛在電(恕刪)


咦,手機還能發帖子,看來不是帳號出問題了,這就放心等站務員去處理了。。
qseal55 wrote:
老機D70老鏡Nikkor...(恕刪)


不論是顏色和影像都非常吸引,要讚。。
HomSafi wrote:
抱歉!不是的!!Nikon...(恕刪)


無論如何,大大的影像都是非常吸引我的,稱讚是必須的。
這蟲蟲的影像也非常吸引我。。。
utokublack wrote:
個人喜歡拿著旅遊鏡到(恕刪)


很讚的相片和個人經歷說明。
人生總是有這樣那樣的遺憾,然而,這只不過是時間不對,有生之年還是有機會辦得到的,加油!

關於鏡頭問題,我就不多加評論了。
畢竟你使用的機身沒有機身馬達,在鏡頭支援度肯定有所不及的。
只要你機身能套上前代Ai到AF-D鏡,你的要求無論啥鏡頭都能夠一一滿足(前面我就有很多星芒照)。

無論如何,有所追求,人生才會精彩!
加油!
utokublack wrote:
個人喜歡拿著旅遊鏡到(恕刪)


補充多一句,現代相機已經不用勞煩我們自己記參數了,你點擊相片的『內容』,相機的EXIF系統已經給你記下了一切的拍攝參數。

要不然,我那三十萬張照片要記住每一張照片的參數,我人早就瘋了。。
Sofia.3gr wrote:
很少見到 ISO 5000...(恕刪)


呃,怎樣說好呢?

我因為生活習慣問題,每每到拍照時都需要用到高感光度,所以我對每台相機的『可用感光度』非常的關注,由卡片機到最高階旗艦機都有用過(而且是同時使用),所以心中早就有一把尺。。

我只能夠說,我對D500非常之有信心,其信心尤在D750之上。
D500也是我認為目前最均衡的單反相機--体形大小、高感光度、拍攝性能等等。
HomSafi wrote:
抱歉!不是的!!Nikon...(恕刪)
真是漂亮,調色真美,早期 CCD 的照片還真耐看。
我的第一單眼台相機 D200,雖然 ISO 沒有現在的好,但桌面放的照片還是 D200 居多
後期的 D300s 調色也不錯看,反而 D850 的綠色,感覺像黃金土
可能個人技術太爛了,調的不好。
您的調色手法,很像 Summersting 姐,白晰皮膚+粉紅色嘴脣…真好看
 
【夜市人生】
電影「雞排英雄」描述夜市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不錯看
這張照片攝於某火車站旁的夜市(中正大學的學生應該不陌生),
因為位於城鎮中心點,土地將要蓋高樓住宅,夜市即將被改遷至另一土地上
或許,多年後的人們就會習慣改變
但對曾經在此打拚生活過的人,卻留下滿滿的回憶

D850 85mm 1.4G (f/1.4 1/400s iso1000)
邊走邊拍,整個畫面很雜(很爛的構圖),純粹只為了記錄這裡的曾經,不做多餘的刪減
utokublack wrote:
個人喜歡拿著旅遊鏡到...(恕刪)
相片的資訊(誰記得住),只要裝 Nikon 軟體,都可從相片中查出,例如夜景那張 
D5500 10-20mm 3.5G (10mm端 f/22 30s iso1400)
這顆變焦鏡的星芒真不錯…14-24mm 2.8G 那顆就不行了
哪時候才會再修改這顆,我看是沒機會了
『交易現場』

每當我一個人外出時,總是掛上一台相機,以至老媽子也說過我『奇形怪狀』。。。
每每拍一些照片回來,人也是輕鬆不少。。。
也好讓我回家也有事幹——做後期製作,不會有胡思亂想是也。。
所以,其實攝影是一種很能『平衡心態』的活動來的。。
也是我調整心態的重要功具。。

D500 + AFS 35/1.8G DX,M模式 + Auto-ISO,AF-C72點輔助對焦,ISO280 + f/2.8 + 1/1600。平均測光,無曝光補償。

另外再回覆上面朋友補充一下,我們當年為了學習和進步,都是很努力的抄寫拍攝參數的,現代數碼相機就不用那么麻煩,直接看相片的EXIF就是了。
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觀看每一張相片的效果,檢討自己好或不足的地方,以待下一次再做改善,這樣是可以加速自己的進步的。
當然,這個你必須要學習基礎的曝光知識,知道拍攝數據的變動會造成啥效果,這樣才能達到相輔相承的效果,否則你沒有『曝光概念』的情況下,只看著一堆數據,其實也只是感到茫然。。

大家都在放掃街照,我也要

回想當初剛開始拍照,幾乎每天背著一陣亂拍
D5500+Sigma 17-50 f2.8

沉默不代表它爛 wrote:
真是漂亮,調色真美,(恕刪)


其實構圖已經很不錯了,雜亂中又有序。。
不過,如果現場難以構圖,最主要是保持相機水平(這圖你已經做到了),然後回家做二次構圖就可以了。
由於晚市光源的原因,其實你這圖只要稍為減光一下,焦點就很容易焦中在中間的小販身上(我猜你也有這個意思吧?)。
然後把畫面下方的黑影去掉,採用標準三分法把主角放在正中央,這幅圖還是有點看頭的。。

至於調色,其實不難,要我在後面開個Lightroom的專題嗎?
不談個別型號的做法,也不講個人特色,而是講調色的基本做法,說說那跟那,以及如何改變色調等等。
  • 3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