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反應麻麻,Nikon Df 預售成績比 D800 還差得遠

TripleNickel wrote:
小弟陸續買進了九隻很便宜 很普通的 沒有Ai改造的




我還多您一些。

不過,我一向自己來----->利用電視廣告時間,自己磨屁股。


有趣又省錢。

其實一點都不難,重要的是不用担心愛的鏡頭在他人手上搞花掉!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我真的很懷疑大家手中,還有多少的鏡頭是non-ai的

我剛入手D700時,為了節省開銷及物盡其用,就統統用老爸留下來的那四支non-Ai老鏡。拿去請人磨屁股每支約400左右,就有可以支援自動測光鏡頭可用。
雖然這樣對鏡頭有破壞性,不過看到Df對non-Ai的支援方式,覺得磨屁股改成Ai還是值得的。

爬山的阿光 wrote:
我還多您一些。不過,我一向自己來----->利用電視廣告時間,自己磨屁股。
...(恕刪)


小弟在收Non-Ai鏡之前已經有十隻Ai-S Ai-P的手動鏡了...
根本用不到改造這些老鏡來用
數位接Nikon老鏡...缺點我想不用多說
比較新一點的Ais就已是慘不忍睹, 更舊的non-Ai嘛...
所以這些老鏡我只會拿來拍底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ightemplar/

jenhoxen wrote:
是啊,我當時(200...(恕刪)

PS.Df能打到從底片時代走過數位到今天的人內心的"點"應該是: 數位机"多拍不要錢"特質下養成的新一代攝影手法與外界觀感, 讓人反思「可不可以回到當初審慎、精準、環保、安靜(一人一机,少動用資源)的單純拍攝方式(Pure photographing)?」


我個人的感想只有:以前還在學校讀書時,一台底片單眼單機身1萬5左右,對於想要學習攝影算是個不小的負擔。

現在距那時大約2X年,怎麼現在要學個"純攝影",單機身花費就要爆增成長3倍以上的9萬左右?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hoyaani wrote:
怎麼現在要學個"純攝影",單機身花費就要爆增成長3倍以上的9萬左右


泥康佛心地說











便






!
平安、健康最重要

hoyaani wrote:
我個人的感想只有:以...(恕刪)
時代在變吧!以前國中生要旅遊拍照,相機要用租的,照相館會拿OLYMPUS可拍72張的相機租你,讓你拍多一點,現在國中生幾乎人人有智慧型手機或數位相機了。

biaw78 wrote:
誰都知道不算固資的話單拍一張數位省錢省時,卻還是很多人選擇數位做紀錄底片作創作阿

只能說看不出階調差異的人是幸福的......


創作的話階調和動態是底片和數位各自的強項, 不見得誰就是絕對性佔優勢.
或許是您覺得動態較低也無妨?
^^A 請多多指教~

hoyaani wrote:
我個人的感想只有:以...(恕刪)


其實也不能這樣子說~
以前的機身,最主要的心臟,就是反光鏡與快門簾、五菱鏡。
最主要的花費還是鏡頭跟底片。

如今一台相機的內部,多了許多精密電子在內部,跟早期的機身來比,研發成本的差距相當大,以一家要永續生存的企業,他一台機身的研發成本(這是一個有研發出產品才會賺錢,要是研發過程遇到瓶頸或無法量產,這些錢都是有去無回。)、行銷、生產線,如果他賣產品沒先把研發費的錢賺回來(佛心價),長期下來週轉金會出問題,那Nikon可能就準備消失了。

Nikon Df這台的訂價我覺的很有誠意,他用D4的心臟,D4的半價,支援最早期鏡頭的設計,輕量化的設計、全新的外觀,100%的視野率(我很在意的一點),轉盤的設計(我的菜)。

我的觀點是,Nikon可以一直生存,那我花這些錢才值得。

如果我是企業主的話,我想這台定位是試水溫機,他需要全新的生產線,產線又是在成本最高的日本,定位應該是精品機,走出全新的路。

所以我願意多花一些錢,去買Nikon Df,參與他的新頁。

hoyaani wrote:
現在距那時大約2X年,怎麼現在要學個"純攝影",單機身花費就要爆增成長3倍以上的9萬左右?...(恕刪)


總不會仁愛路帝寶說一戶賣您1億也叫做好便宜吧? (但是事實上的確是如此..)
"純攝影"有這麼多定義, 可以花個幾千塊錢買個便宜的DC也可以拍, 想玩Nikon 全幅5-6萬元也有D610,若還不夠看, 近百萬的數位機背若有財力也無妨, 何必一定要盯著9萬元的Df ?
^^A 請多多指教~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