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要去日本玩,棄Z24-120帶Z35-150會比較好嗎??

如果不需要廣角或可以用手機替代
35-150掃街是蠻不錯的
by Outzutw, 於 Flickr
我這次去也是35-150到底 給您參考
天空一片雲 wrote:...棄Z24-120帶Z35-150會比較好嗎...
之前缺這35-150焦段的年代...出國老是會為了三元鏡的取捨而傷腦筋;同時掛兩機兩鏡尚可消受,但還是得在犧牲透視或壓縮中取捨,很難"滿意";

自有了這焦段之後,1635之類的大廣角即可無縫銜接35150,煩惱就少了;畢竟在高畫素時代,200端勉強用150裁切替代一下還好;倒是原來蠻基本泛用的2470,倍受冷落就是了;

當然,24120這焦段(D800還在時)保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我是覺得相較於24105...當然更傾向於壓縮&散景再更強一些的120端,所以一入手後很快就把EF 24105給賣了;這也更容易與2470 F2.8作出區隔,因這讓人比較可以"接受"小一級進光量的取捨;

35150是偏人像需求居多的;出國去玩,一向以女王為主,所以會以這焦段為優先;反正即使24端也遠遠不夠廣,大多另掛一套機鏡解決;其實,今時不同往日,我是覺得24120的存在已有點"尷尬";以前天涯鏡很難跟畫質&光圈的要求畫上等號,而今已有明顯改善;

N家還算幸福有支評價不錯的Z 24-200mm f/4-6.3 VR,僅約570g,以原廠FF旅遊鏡來說,算是個令其他家羨慕的亮點, why not?假如硬是要逼我出門只帶一支天涯鏡打到底...有這200端,才算勉強可彌補24端廣度不足的遺憾;若遠端只到120,定位或優勢均顯模糊,所以即使是恆定F4.0的也不會選;

PS:我已無N家機身,而且旅遊鏡也沒打算在FF系統上"實現";較小片幅系統的天涯鏡已有積累&長期使用經驗,它們的體積或焦段的優勢更明顯,沒必要(犧牲光圈)硬上FF;等效12-200這焦段交給M43即可,O家就有光學可用的恆定F4.0 Pro鏡可選(或還不只);單一機身(或單一系統)總會有遺憾或不足,一般用途互補才最省心;
HNM2738614

24-200算是尼康用戶的小確幸

2025-03-16 15:23
Bello Mondo wrote:
N家還算幸福有支評價不錯的Z 24-200mm f/4-6.3 VR,僅約570g,以原廠FF旅遊鏡來說,算是個令其他家羨慕的亮點, why not?假如硬是要逼我出門只帶一支天涯鏡打到底...有這200端



對S家不怎吸引, 因為有Tamron 28-200mm F/2.8-5.6 DiIII RXD A071
可以當28mm F2.8+28-70mm F4 + 70-200 F5.6 3 in 1 Lens
Bello Mondo

是的,所以我才說"原廠";它水貨價也不算高;若原.副廠能做到價差不大,能有原廠的選擇當然更好;目前手上沒新N家了,但不得不承認,有部分N家Z鏡或機身是有在"羨慕中",只是不可能因此再多屯一套系統罷了;

2025-03-05 10:01
我平均兩個月出國一次
只帶40/2跟騰龍70-300(A047)這兩顆
搭配iphone補廣角跟食物近拍
特別鍾愛40/2
小小一顆非常輕便
戶外人帶景
室內拍小物
去哪邊都合適
A047則是讓我拍到許多不同的畫面
旅遊說真的
輕便第一優先

另外不推24-200VR
光圈小到非常難用
Bello Mondo wrote:
之前缺這35-150...(恕刪)


受益良多,35-150是以人像為主
平時工作上拍女性人像為大宗,看來這支鏡頭有入手必要,必須取代24120
35MM廣角不足,買一隻唯卓仕20或24MM定拍團體照,畫質更棒

不過按照您的經驗來看 加上我去日本沒有要拍家人或同事
35-150也就無此必要,反而24120方便多了
Bello Mondo

[都買][我是你就買了]這當然看你自己;只是我的話,像24105或24120之類的FF鏡,因相對已失去定位&用途,就都一支沒留,除了考慮進光量&原廠鏡,雖少用但仍選擇保留傳統的F2.8三元鏡;[咖啡]

2025-03-05 12:42
旅遊就是要有廣角~~
旅遊就是要有廣角~~
旅遊就是要有廣角~~

望遠可以裁切,廣角沒辦法。
攝影愛好者 wrote:
旅遊就是要有廣角~~


聽他的吧,手機主鏡頭焦段等效23-27mm不是沒道理
去年八月去日本
本來想帶單眼
最後一刻放手

只帶手機+Pocket 3
這樣就很夠了
還可以好好地玩
Ashura wrote:
去年八月去日本本來想...(恕刪)


這個我也想過,所以2024.11買了VIVO X200 PRO (38000元)
之後外出拍照,拍夜景都只用這支手機+三角自拍棒
拍信義101耶誕節,桃園台灣燈會都只用手機,甚至拍花+登山也是懶得在背上相機了
畫質確實還算OK,雖然手機看得很鮮豔,其實弄到網路或電腦,色階就差很多
因為手機螢幕本身加料了

所以出國的話,還是用雙機拍攝,相機畫質有目共睹,手機再貴也只是堪用罷了
天空一片雲 wrote:
所以出國的話,還是用雙機拍攝,相機畫質有目共睹,手機再貴也只是堪用罷了


手機要用主相機拍,拍RAW檔,如果是解像力,你會改觀,手機的細膩度與解像力並不輸相機太多

這是RAW解出來的,只做denoise,無調色,無銳利化



這是手機的JPG,我選到2千萬畫素,其實原生只有1200萬



如果你嫌動態範圍,那手機用RAW拍無解,因為沒有使用到計算攝影

手機的JPG成像大多有油畫感(去雜訊或是AI放大的後果),但是多數人不會拍JPG+RAW,也不會解RAW出來看所以一直以為手機拍出來很爛,但是手機拍RAW有個缺點就是沒專屬PROFILE所以顏色有偏差或是不好看甚至很慘,你有些狀況必須要調色,而且進電腦調甚至調不出手機處理的JPG顏色那樣好看

直接解RAW加上denoise,注意看白手套的細節,無調色,無銳利化



手機的JPG





BLA-L29是mate 10 pro的代號
這是2018年的華為mate 10 pro拍的

RAW解出來,無denoise,無調色,無銳利化



手機JPG



櫻花是vivo v27拍的

以上denoise都不是使用AI denoise

我不會說手機拍出來的照片要逆天了,我只呈現事實,只能說手機拍要用對方法
相機都用JPG+RAW模式拍了,手機為何不可?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