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NIKON Z8 與 SONY A7R5的選擇?

cyskyhi01 wrote:
真的不明白為什麼你要...(恕刪)


「有幾分事實說幾分話」何時何時變成貶低別人的意思?
難道說謊才是王道?

同規格跟同規格比有問題?
lm大哪裡說錯?
還是尼康版不能說實話?

樓主的問題,
1.轉接環部分,靜態的時候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要拍攝動態的問題追焦,就要考慮了
每個鏡頭都有自己跟機身的通訊協定才確保對焦正常
更何況是轉接的,轉碼會有時間差。
3.原生Z環的鏡頭,Raw應該是有包含在內了,轉接就不一定。
4.Z9+原生鏡應該是跟上sony canon了,轉接會慢。

Z8電池表現稍弱拍

要在Z8上全解放器材能力,你還是滅門全換Z環原廠鏡比較好。
ken902 wrote:
「有幾分事實說幾分話...(恕刪)

雖然Z9、Z8、ZF機身性能已經提升很多,加上明年Z6III值得期待

但對焦目前仍是SONY最強沒有之一,不管是拍鳥或人眼

如果不玩M鏡或老鏡,其實無須特意轉接

雖然我已全面出清索尼跳槽尼康,但我是老鏡玩家,需求不同

附上照片證明




九份老街

防潮箱隔板要選金屬材質,不然塑膠崩裂時,你的機身鏡頭會撞成一團。

2024-01-22 1:23
doinfinity

超派~

2024-01-22 14:16
koishinaba wrote:
但對焦目前仍是SONY最強沒有之一,不管是拍鳥或人眼


Z系統的缺陷就是沒法無腦, 看過太多Z系統玩家不會設定
再者各家邏輯不同, 妳會聽到每個跨系統測試頂級機身的用戶提到: 各有缺陷
例如不同鳥種類辨識 (Canon) 能夠辨識的最小佔比面積 (Nikon), 鎖定的穩定性(Sony) 都不太一樣
^^A 請多多指教~
lml640707

以無反頂級機的對焦來說 ,其實往往測試者間的操作差異的影響比機身性能的差異大。所以現在頂級機部份我都已經不看對焦的比較了。

2024-01-17 11:16
crossmatch

太多所謂評測都不是機主本人, 問代理借回來幾天寫評測. 入微之處差異是設定/機體極限/鏡頭差異都沒時間領會.

2024-01-18 11:11
A74跳A7R5 3個月再跳到Z8路過

對於A7R5的抱怨如下
躁點太多 : ISO3200已經很可怕
檔案空間 : 60M像素無損壓縮 , 平均70-90MB 開了像素26M模式也有40MB起跳 , 比A74佔空間
機械連拍 : 就是慢
開啟電子快門 , 飛鳥追焦果凍效應簡直災難
錄影 : 只有4k30全幅模式有超採樣 ; 想用APSC偷1.5焦段錄影打鳥 , 也沒有4k60選項


你終究要直上Z8的
cook4949
cook4949 樓主

完全命中痛點,都是我目前在意的問題,所以才考慮買z8

2024-01-17 18:05
noriko29 wrote:
A74跳A7R5 3...(恕刪)


高ISO表現真的是高畫素相機的原罪...
Z8 的4500萬畫素,極限大概是6400,但燥點也很明顯了,無法想像6000萬畫素...
MUS
MUS

有信心點, 把""高ISO可能比A7R5還差""的可能拿掉, A93根本就是實驗失敗機, 高ISO和動態範圍根本就是災難

2024-01-18 16:10
lml640707

昨天留言時還沒看到吉姆林的A93樣片,現在看來全域快門在畫質上的犧牲真的是不小。其實A93如果不是維持傳統24mp,而是18mp甚至12mp的話,不知道畫質能改善多少

2024-01-18 16:38
aa132600 wrote:
高ISO表現真的是高...(恕刪)


相比燥點,
a7RV上ISO 12800開始偏綠才是讓我接受不到,
相比a7RIV, ISO12800 基本沒有偏色。
要不是目前LR有 AI denoise,
會更改回去,
基本就沒差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