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8888 wrote:輕量化已是趨勢,若是在以前,要更長焦段,我幾乎可以確定會購入640TC。
我習慣隨身帶1.3公斤(含油壓雲台)的輕量陽春三腳架,拍鳥時手持和上三腳架各半,目前機身+800定焦共1.7kg,因有手持考量所以之前所提的升級組合都在2.4kg以內,焦段範圍和焦段/光圈係數只能犧牲妥協,很糾結是否要將重量上限提升到2.9Kg內,這樣就可將焦段範圍較廣、焦段/光圈係數較高且便宜大碗(6萬有找)的Canon 200-800、Nikon 180-600、Sony 200-600都納入考慮了,但我很懷疑2.9Kg我可以連續穩定手持幾秒? 可以拍幾小時? 會不會新鮮感過後就不想帶出門了?
請問:
1. Nikon 180-600的600端追焦性能和663比是否輸很多? 能否追上你拍的燕子這種小型、快速且路線不定的鳥?
2. 假設你各種大、小型鳥都拍(包含手持飛行版小鳥),180-600和663只能留一支另一支必須賣掉,你會留哪一支?
3. Z8慢速動作短片規格最高只有FHD 1920×1080 24px5倍但一般影片有4K 120p對嗎? 若要4K 24px5倍慢動作(=120p)是否只能先錄4K 120p再後製? 是否很麻煩?
4. 以下燕子相片點1:1放大看有類似油畫的感覺,這是機身直出的jpg還是經甚麼修圖指令後的效果? 能否分享機身直出的原圖?
這幾天一直在想640TC+2.0X不知道畫質及對焦表現如何?拍水鳥連800mm都嫌不夠,因此我特別傾向更長的焦段。
但再怎麼說,640TC比較下的大重量,除了攜行的重量負擔,還有比較下較多的潛在危險。
汕尾高屏溪出海口的沙洲可以從堤防的這些防波塊的間隙下去,走到沙洲上。

更重的裝備只會帶來更危險的風險

我曾連人帶相機及砲鏡摔進高屏溪,我很清楚那頭重腳輕的失衡所帶來的危險。



我把這顆椰子帶回家,可了解越過這些消波塊的潛在危險。






請問:
1. Nikon 180-600的600端追焦性能和663比是否輸很多? 能否追上你拍的燕子這種小型、快速且路線不定的鳥?
追得上啊!絕對沒問題,這是186+1.4X所拍。


我再找時間好好拍一拍。
2. 假設你各種大、小型鳥都拍(包含手持飛行版小鳥),180-600和663只能留一支另一支必須賣掉,你會留哪一支?
若有如此困難的決定,我會保留186,因為它可以拍短。
這是等效630mm,是186+1.4X所拍,若不加1.4X,則焦段應該為450mm。663PF無法拍這麼短。

3. Z8慢速動作短片規格最高只有FHD 1920×1080 24px5倍但一般影片有4K 120p對嗎? 若要4K 24px5倍慢動作(=120p)是否只能先錄4K 120p再後製? 是否很麻煩?
建議拍4K120P,然後使用達文西Devinci Resolve免費軟體,影片後製比想像中容易許多。拍原始格式的正常影片,會比相機內建的慢速影片,在編輯影片上更有彈性。
這是以2.3X裁切4K100P所拍,影片的42秒開始,刻意放慢1/8,讓影片顯現起飛的動作細節。
4. 以下燕子相片點1:1放大看有類似油畫的感覺,這是機身直出的jpg還是經甚麼修圖指令後的效果? 能否分享機身直出的原圖?
是有後製過,我拍照都是RAW+JPG。
JPG檔是方便在電腦上快速瀏覽,照片整理完,就會刪除JPG檔,因此該張照片的JPG檔沒有保留。
我再找機會補拍這樣的畫面,方便您比較。
因為下星期一至星期五汕尾下午都是低潮位,我會優先去拍水鳥,帶上Z9+863PF+1.4X。所以拍燕子的補拍計畫可能得等下下星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