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來簽到囉! 已經加入樓主的Taiwan Nikon D3 Club、這幾個月用D3下來的心得很簡單、之前也有大大說過了、就是D3真的是一台各方面均衡的泛用性相機。
本來只是想報到一下就好, 我從不參與筆戰之類的東西, 一來是因為沒這麼多時間, 二來是在3C或攝影的領域, 很多問題其實都是有答案的, 不大需要爭論, 不過在這邊看到D3不適合拍風景的言論, 覺得實在是應該提出小弟的淺見, 讓大家參考一下另一種想法。
首先, 拍風景到底需要甚麼?個人認為下列幾點是最為重要的
1. 大片幅: 廣角是拍風景相當重要的一環, 大片幅可以在超廣角的情況下, 把變形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所以4x5一定好過120, 120也一定好過135。
2. 高寬容度: 這裡指的是高Dynamic Range, 而不是高ISO, 因為風景常常會碰到高反差場景, 高寬容度自然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3. 感光畫素(photosite)大: 這部份牽涉到繞射(diffraction)的問題, 因為拍風景時, 為了要取得最大的景深, 常常需要將光圈縮得很小, 不過這在數位時代產生了一個很麻煩的問題, 就是當光圈縮到某個程度的時候, 照片的畫質就會開始下降, 原因就在於出現了繞射的現象, 當感光畫素越大, 就越不容易出現繞射, 也就是說光圈可以縮得越小還不會造成畫質的下降, D3的感光畫素大小是8.4 micron, D300的感光畫素大小是5.5 micron, 而Leaf Aptus 75S的感光畫素大小是7.2 micron。
4. 高畫素: 越高的畫素自然能捕捉到更多的細節, 不過在相同片幅的情況下, 越高的畫素代表每個畫素要做得越小, 這也就跟第三點有衝突了。
有了上面幾點, 大片幅, 高寬容度, 大感光畫素, 高畫素你就有機會可以捕捉到較為不變形的廣角, 以及在質與量上面兼具的照片。不過很遺憾的, 如果要滿足上面四個條件大概只有數位機背才能達到, 135相機即使是1Ds也會因為感光畫素過小, 造成最佳可用光圈有相當的限制。
反過來說, 在135片幅上, 如果使用少一點的畫素 (例如D3 or 5D), 那就比較不會受到繞射的影響, 片幅也夠大, 寬容性也不錯, 加上適當的操作技術, 是可以捕捉到紮紮實實1200萬畫素的照片, 這也就是為甚麼國外的論壇會有Nikon D3是窮人的數位機背(The Poor Man’s Medium Format Digital Back)這種說法出現。
至於顏色準確或是白平衡準確?有什麼底片或數位相機的顏色或白平衡是"準"的嗎?我只知道Ansel Adams的風景照大都是黑白的, 而且他從不"直接出圖"給顧客, 他在傳統暗房中"後製"的功夫也是相當令人佩服的。
Blog: http://www.drzyx.com
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zhiyi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