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可見顯然是一位老Nikon用家, 但不知您對近代的Nikon有無再多一些研究?照您的描述, 可能就只有50mm f1.4, 24mm f2.8這兩支是AI接環, 其他都是更早的Auto. 近代的Nikon, 底片機要F100, F5, F6; 數位機要D200/D300, D2/D3才支援AI鏡的光圈先決自動曝光. Kodak這台是F80改裝來的,所以AI鏡放上去並無法自動測光. 所以使用上, 你一定還要另備測光表, 否則只好盲拍. 所以為了使用這台全幅機, 樓主拍照可能要多辛苦一點, 配合測光表來拍照了!
可能因為從小家庭環境不是很好,所以從摸相機以來, 看到銘機銘鏡都只有流口水的份,十四年前當記者的時候, 小雜誌社也不提供器材,每次一跑現場, 看到周遭都是百萬相機大軍在身旁圍繞,只有小弟還是拿著古董級的Minolta SRT或是Nikon F, 久了也不覺得"丟臉",但是這樣也好, 不會很輕易的掉到"銘"的迷失陷阱裡,反正手上有器材, 就想辦法要拍出能交卷的相片也就是了!當然在買14n之前, 已經聽過太多14n的缺點和惡名了,只是從小省慣了習慣, 在沒碰過DSLR的情形下要直接丟個二十萬去買台D3加一個鏡頭,實際是花不下手, 加上小朋友才九個月大, 能省的加減還是要省點,看看防潮箱裡還住著不少舊鏡頭, 雖然都是很便宜的鏡頭, 但是也都還能用,所以才想說還是認命點去買台"負擔得起"的機身數位機身, 不管14n或是D3對小弟來說, 對小弟來說就像是"數位底片"吧!最迷人的地方應該就是在全片幅, 驕段不用換算這點上!畢竟老鏡頭都是熟手的東西了, 換個焦段會相當的不習慣,尤其玩定焦鏡的多少都有這樣的痛吧! 這也就是會有105&135兩隻鏡頭在手上的原因了近十年來除了朋友同學婚禮要幫忙跟拍外, 也沒在用SLR拍照了,買了台14n主要也是想說小朋友就快要會走路了, 加上也快夏天了,週末假日可以帶到草地上走走玩玩, 用14n幫他記錄一些成長的過程,不再是為了要交稿, 不再是為了要拍美眉, 也不再是為了要和別人比,沒有銘鏡, 沒有自動對焦, 那就學著像鄉民說的嘍變焦基本靠走對焦基本靠手遮光基本靠手測光基本靠眼雖然有點阿Q, 但只希望能自得其樂再次謝謝各位大大, 在這一個多月小弟選購14n前所給予的指點與協助也祝福各位大大都能拍出自己所愛的照片Chris
今天早上再試試14n的狀況, 試室內配閃燈/內閃/無閃燈先試張搭外閃的室內試拍 (ISO 100, 24mm, F2.8, 1/125, 白平衡Auto, Starblitz 322 向上45度跳燈)再試張用內閃的室內試拍 (ISO 100, 24mm, F2.8, 1/125, 白平衡Auto, 14n機身上閃燈)再試張不開閃燈的, 雜訊出來嘍!室內試拍 (ISO 100, 24mm, F2.8, 1/60, 白平衡Auto, 無閃燈)
樓主: 以前玩底片機的時候寧可暗一級也不敢多亮一級怕過曝稍暗在案房中還可以修的回來.......我還以為只有我有這一疑問, 原來樓主也是現在後製軟體功能強大, 不過我不玩...時間有限阿(我還是傾向曝光小一級)從底片走向數位時代, 玩過SLR的人, 會有很多疑問與觀念上的衝擊例如:高ISO可用...高感光度底片顆粒粗很正常阿浅景深...那不就是鏡頭(焦段),光圈的正常效果阿可是, 您會在討論區看到大量的論述..........
人家說老狗學不會新把戲, 這就是我看待DSLR的感覺了!以前在摸底片機的時候, ISO25/50/100/200/400是基本的參考值,至少底片定了之後, 光圈快門就有個參考比例, 在心裡就有個概念了不過摸了DSLR就完蛋啦像早上試著用14n配閃燈(外閃/內閃/無閃燈)就不懂為什麼無閃燈的狀況下會出現雜訊了如果在底片機的狀況下應該就是暗掉在看到雜訊出現的情況下, 就有點擔心如果像以前底片機一樣暗一級的話會不會張張都有雜訊, 雜訊應該也是後製弄不掉的吧!果然是個有趣的"新產品"! 呵呵!看來還是有的玩了
看來樓主大和小弟都是老狗級的啦...小弟我依然堅信, 底片與數位的觀念很多是相通的,很快就可以想出辦法的(例如:上腳架 ,大光圈, 低ISO)再不然...敗家吧再不然...不拍這照片了, 總可以吧!!!!!!!!!
大哥說的真是好呀!雖然我也相信傳統和數位很多觀念應該是相通的!我的前題假設是ISO不變的情況下控制光圈快門去調整景深的觀念應該是相同的吧!對於這台14n, 真的就把他當成數位底片就是了不過先決條件是要去換個裂像式對焦屏不然純手動的那些機械鏡頭, 對焦時很容易就會失焦了至於大大說的"再不然, 敗家吧!"=> 等房貸還完了再看有沒多的餘錢去敗嘍
chrissun_chat wrote:人家說老狗學不會新把...(恕刪) 14N的銳利度高相對的雜訊也大所以最好不要曝光不足寧可過曝一點都沒關係raw都拉得回來我習慣拍完後立刻檢視機身LCD的色階分佈圖看看曝光情形切記光線一定要充足否則鐵定挫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