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nikon af-s 14-24 F2.8 自製保護鏡接環V.S店家開模保護鏡接環~相片補上了

kent21 wrote:
這樣應該是有暗角才對...(恕刪)


精神有圖有真相.....

24mm端-無暗角






14mm端-無暗角




給您參考....
P.S-1.我想沒暗角產生的原因是,濾鏡比遮光罩大了近10mm所以不會檔到.

2.水晶球伸到最前方與保護鏡的距離也有近10mm-所以因該不會去敲到.
.
我愛D1200 http://www.flickr.com/photos/philpeng/
今天經過有去問了一下
價格實在太貴了.........4~5千左右

如果是換上B+W的保護鏡,應該會是天價


其實105mm的口徑會有個問題
很少人找得到這麼大片的CPL或是漸層鏡
可是在1424這種拍風景用的鏡頭上
用漸層偏光應該是很常發生的

我自己用14/2.8
用LEE的漸層鏡都會有漏光的問題發生了
最後只能用布把旁邊蓋住
可是在全片幅時應該是沒有辦法了

至於偏光鏡
我那片LEE的PL片,則是完全遮不住鏡頭
(這已經是我找得到最大的尺寸了,據說信乃達有出100*100,但是台灣沒人進)

這兩個應該才是1424的大問題吧
郭紅人 鍋弘人 鍋紅仁 這三鍋人到底差在哪我也搞不懂
ph54441 wrote:
csyangd和ra...(恕刪)


我不建議用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支是設計給FX用的,如果不是用全幅的兄弟,我建議買12-24/F4就好,或者是T124就可以,重量既很輕,要加啥東西在前面也很方便,在戶外拍,以現在D300的iso,F4很夠用了..
況且,用D3的同好,如果要用CPL,那就再買一支二手的T124,縮成DX模式來拍就好,也是很好用,一萬出頭,我會寧願走這條路...
當然如果願意買14-24然後加裝,當然可以,只是看不出有啥利基而已,只是為了保護?況且加裝了框,再加上UV,應該直逼小黑五的重量了吧...
小弟不是高手,只是跟大家進來湊熱鬧的


N 14mm f/2.8或N 14-24mm f/2.8這兩顆超廣角非魚眼鏡的鏡頭,Nikkor 都把第一片鏡片做成凸鏡而且不做保護措施的用意,在我看來,它們和一般的標準鏡或望遠鏡相比,在於這樣的設計能讓鏡片四面吃光(或是說90度吃光),是最好且無法避免的設計(註一),所以用光學的角度來講,把CMOS當成原點畫一個圓,再由圓心向外取90度的視角當成14mm端的取景角度,任何一個圓周的正割線(也就是保護鏡的位置)都會讓圓出現相位差(phase angle!!??),也就是各角度的光線進入CMOS的時間會不同(或是說圓心到那條正割線的距離都不同)、而且經過保護鏡的折射,相位差比標準鏡或望遠鏡更大(廣角鏡的鬼比較大支),原廠在設計上或許是考量到(或發現到)這點,才放棄可裝保護鏡的設計吧..............但這都是純理論上的講法,或許實際上成像品質只差一點點,甚至連肉眼都無法辨認,但也不得而知,我也是用猜的

由另一個角度切入,就是從遮光鏡的設計來看,要達到FX沒有暗角,可能依目前的100mm口徑還要再做到150mm的保護鏡才不會有暗角(因為廣角鏡的視角大),而實際上相當不經濟,除了製作精密玻璃的技術之外,直徑100mm的圓面積比77mm大了快69%、120mm的大了143%、150mm的大了279%,照比例算一片120mm的B+W頂級保護鏡要價可能破萬、重量可能達300g,相當不經濟,所以即使做的出來,可能也會作罷(可見那個東西要四、五千元其實不貴)。

最後,依我的使用經驗,N 14-24mm那片鏡片我擦了不下N次,也都是用嘴巴哈氣、用佳麗寶的布擦,也都很OK,我認為可能跟Nano鍍膜有關係吧,就像D3的LCD一樣,設計者有他的考量、也相對的會做出對應的revolution,依我的看法,就是放心大膽用,相信設計師者的智慧;至於那個保護措施,就留給有需要的人吧。

註一︰Canon的16-35mm f2.8L II在全幅機上會有明顯的邊角失光,它就是被設計成可裝保護鏡(82mm)、第一鏡片沒做成誇張的凸透鏡。

註二︰ph54441大大分享的照片是已經裝了保護鏡了嗎????是裝在哪一台機身上呢???
無聊提一下,前面鏡片耐不耐擦是跟Nano Coating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因為雖然是在第一片鏡片,但是是Coat在裡面的.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認同ガンニッピ~ス說的,Nikon會這樣設計不是沒有道理。但這種改裝部件應該是特殊人士需求下才產生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很注意不會傷到那個鏡頭。
感謝樓主您的分享..看您分享的第六張 和第七張照片..保護鏡您好像是換成b+w 105mm的哩

請問樓主一下..買這套餐..有需要連m牌的保護鏡一起買咪@@?..

剛剛樓上大大有說整組售價四張到五張小朋友..這是有包含m牌的保護鏡的售價嗎@@?

Fuji S5 pro + AF-S 16-35mm F4 VR + AF-S 70-200mm F2.8 VR + SB-800 快樂拍照中~^^~
狗狗想問的是,那個套筒裝紅色橡皮圈還是金條比較帥氣阿?
原廠設計是FF鏡頭、樓主用APS-C機身、自然無暗角

所以該套筒僅供APS機身,例如D300/D2Xs/D2H/D200/D80/D70/D60/D50/D40可用

D3與底片機不適用

更不要令人很rz的問說Nikon原廠為何不作

因為原因很簡單,原廠沒有腦殘到FF鏡頭搞個大暗角讓人幹樵....

另外14-24強烈推薦給有上FF與底片AF機身共用者購買

非FF與底片AF機身需求者、建議考慮Tokina的11-16mm F2.8即可

小巧許多、提供更廣的視角與同等的恆定F2.8大光圈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ガンニッピ~ス wrote:
N 14mm f/2.8或N 14-24mm f/2.8這兩顆超廣角非魚眼鏡的鏡頭,Nikkor 都把第一片鏡片做成凸鏡而且不做保護措施的用意,在我看來,它們和一般的標準鏡或望遠鏡相比,在於這樣的設計能讓鏡片四面吃光(或是說90度吃光),是最好且無法避免的設計(註一),所以用光學的角度來講,把CMOS當成原點畫一個圓,再由圓心向外取90度的視角當成14mm端的取景角度,任何一個圓周的正割線(也就是保護鏡的位置)都會讓圓出現相位差(phase angle!!??),也就是各角度的光線進入CMOS的時間會不同(或是說圓心到那條正割線的距離都不同)、而且經過保護鏡的折射,相位差比標準鏡或望遠鏡更大(廣角鏡的鬼比較大支),原廠在設計上或許是考量到(或發現到)這點,才放棄可裝保護鏡的設計吧..............但這都是純理論上的講法,或許實際上成像品質只差一點點,甚至連肉眼都無法辨認,但也不得而知,我也是用猜的

你扯太遠了、前面鏡片凸出不是為了吃光

而且14-24mm的最廣視角是114°也不是90°

只是單純要做到超廣角、需要這樣的鏡片配置

可以參考OM的7-14mm

SIGMA的12-24mm(FF專用)

跟Nikon這支14-24mm

都是超廣角鏡頭、必須依靠超大的非球面鏡片來提供成像的光學結構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