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過後製可以調回正常的膚色,不過我還是覺得未後製前的顏色與CCD真的還差蠻多的
allfusion wrote:
你好,我也是拿d30...(恕刪)
你好,我就是看了大大的那篇文後去下載D2X曲線來用的
不過它的模式一有些場合還是灰了點
就如您說的,改來改去還是就有那麼點不對味,我也是如此同感
目前一直測試設定值,不過還是沒調到滿意的程度
比較起來,當時滴二百我就直接用內定值上了,也一直有很滿意的效果
就如各位版友所言,CCD的顏色跟立體感就是比CMOS好了那麼幾分
APOMATT兄
感謝您分享那位攝影師的設定值
不過我試了一下
把機身內建的NL模式加上您說的更改方法
出來的顏色還是與那張照片相差甚遠
我想那張照片應該不可能是這樣的設定值下JPEG直出的結果
應該還是有經過後製改過才是 :)
受人點滴,報以永泉~
https://www.kyofoto.com
isdera wrote:
聽各位前輩在形容現在...(恕刪)
哈,同意你的說法,我覺得nikon是看大家對CANON高ISO乾淨的畫面稱讚不已,才起意模仿,不料沒學到家。但我也不喜歡CANON,只好改投其他廠牌懷抱了。
剛剛看到一個討論串,有人提供了D300近拍花朵的照片,不少人一片叫好聲,我只覺得悲哀,近拍情況下,花朵上的細節都不見了,黃色糊成一團。拍攝者要不是過曝,要不是手振,就是D300的處理問題。
我因為懷念D70,最近都在網路上搜尋是否有便宜新貨庫存可買(包括D70S,但我不買二手機),可惜都找不到了。D70只要套曲線,或者拍RAW,在ISO200到400,都有不錯的效果。D50也很棒,大概是NIKON機身直出JPEG色彩調整到最平衡的一台。
從D200開始,我就認為APS片幅的畫素已經到了極限,要不然NIKON怎會用這種抹除手法,把噪訊抹除的同時,也把細節抹除掉了?但同樣是小片幅感光元件,OLYMPUS E3的細節又很驚人,色彩還原度也很高,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NIKON的走味是APS的天限,還是他們工程師的技術侷限?
最近要添購一台相機,正努力觀看與比較,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時間不會回NIKON陣營。
rb241335 wrote:
D300沒你說的那樣...(恕刪)
尊重你的看法。不過因為我自己是搞媒體的,我很知道廠商和媒體的互動方式。這些網站和評論,對我而言,看看就好,這裡面有太多利害關係了。下筆者的先入成見,與廠商交情等等,都會決定他採用何種評論,何種比較方式。
培根說的(也不只培根說),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是先根據自己的感覺和成見,再去找證據來支撐。這類媒體,剛好提供了這種功能。
我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此而已。您也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很好。正因如此,才有百家爭鳴的機會。
補充一點,我以前用過300D,底片時代用過EOS 5,早已對CANON敬謝不敏。你對40D的不滿意,我也不覺意外。
還有,depreview的測試,如果是用比較嚴謹的科學方法,我都覺得比較有參考價值。至於甚麼叫做image quality,我就看不懂了,太抽象了,也很主觀。這類評語,對我而言都是不值一哂。總之,正因這些東西很主觀,所以別的廠商才有生存機會。如果像intel C2D對比現在的AMD處理器那樣科學數據強弱分明,其他廠商就不用混了。還好,所謂的影像品質有太多微妙之處了,這裡牽涉到的,信仰與感覺遠多於理性。大家就服膺自己的信仰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