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放大NIKON邊角畫質銳利,中央SONY還略微勝出當年被大家笑的ZEISS掛牌鏡頭,過了4年以後才發現原來還真是顆不錯的鏡頭GM鏡頭表示...........cyskyhi01 wrote:或許感光元件差不多,...(恕刪)
個人感覺,無論是佳能還是尼康,對於他們初代的無反產品,都還是保持一個慎重的態度。Z7的追焦能力很一般,卡口旁邊的兩個Fn按鍵的設計簡直是逆天,相信這些問題在下一代產品中都會有所改善。你看索尼就是很好的例子,A7和A7r快門鈕的設計被人罵到臭頭,第二代就做了改進。所以小弟建議稍作觀望。
窮苦人 wrote:專利跟量產是完全不...(恕刪) 有专利就代表做得出啊。我一直都认为C家是做得出机身防震的,这点我从来没怀疑过,就如我相信S和N也做得出28-70f2。C 家的问题一向来就是挤牙膏,可能明年来个R Pro 就有机身防震了。
sinanzu wrote:sony?除非拿A9來拼~要不然看那個A7RIII的 ISO 我用M5就巴死它了! ISO1600 後慘不忍睹!測試報告沒寫堪用值! 不過照片卻說明的很清楚! 你一直用這套說法在留言不然你把你在哪裡看到的測試給我們大家看一下A9畫質 高ISO在SONY全幅無反的機種裡面真的就普普通通而已沒錯但如果和CANON大部份的相機比的話 應該還不差吧...平行世界...
koishinaba wrote:0.95做那麼大顆...(恕刪) 的確。。。0.95 做成那個樣還手動,的確挺噁心的,但可以稍等成像出來後再來罵也不遲。zeiss 那支55 otus 也是手動又大顆,又貴,光圈也才1.4 , 卻又人人稱頌...?
an6550696 wrote:zeiss 那支55 otus 也是手動又大顆,又貴,光圈也才1.4 , 卻又人人稱頌...? ZEISS的APO三個字是很貴地LEICA 那隻50 AA也是手動,又貴,光圈也才2.0LEICA的APO三個字也是很貴地.....而且人家LEICA那麼小一粒當然NIKON可以考慮出個0.95+APO.....那就真有得比了
junk89 wrote:ZEISS的APO...(恕刪) 所以就說先看成像再評也不遲~當然這個設計還是挺不協調的⋯⋯就平衡性來說已經怪怪的,然後既然做全手動,何必又加入電子對焦呎⋯⋯耐用度減低了,重量又會增加⋯⋯不過還是看最後開售的情況吧,如果最後價錢售四萬台幣(發夢中⋯⋯),成像也有所交待的話(起碼不差於隔壁那管1.2吧)⋯⋯誰會去管他是不是APO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