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大光圈好還是防手振好..

防手振技術目前好像只有對靜物有用
拍攝會動的物體
例如亂動的小鳥,愛亂動的小朋友
大光圈才是王道
因為可以拉高快門
大大要想拍哪類的物體呢
靜物的話...防手震比較好用。
cayenne1147 wrote:
防手振技術目前好像只...(恕刪)


快門速度低時, 拍會動的物體要靠開大光圈/提高ISO來拉高快門速度
大光圈+1
為甚麼?
防手震只能防拍攝者手震,而且防手震機構也需要反應時間作動(雖然可能時間很短)!
但是被攝物卻不是一定不動!
常拍動物、快速運動物體或兒童照的同好一定知道我的意思。
大光圈+快門才能將一剎那凝結住!
呼叫dell呼叫dell........!....甚麼?DELL後勤還沒來!
我在長焦段的選擇順序

1.大光圈+VR(兩個都有當然最好)
2.VR
3.大光圈

焦段長 要景深相當容易
大光圈雖然可以提高快門拍亂動的小動物 或是小朋友
但是景深的拿捏?永遠都是淺景深嗎?
哪天妳不需要用到淺景深的時候 這麼辦?

\( ̄︶ ̄)>...
長焦鏡頭
有VR可能會比大光圈好用

至少成功率比較高
大光圈好還是防手振好?
都不好
相信我,高 ISO 純淨沒雜點 D3 最好!
這才是正解,相信我
大光圈好還是防手振好?
D3 + 小黑五..
大光圈 + 防手振
還有高 ISO 純淨沒雜點最好!
leontief wrote:
我在長焦段的選擇順序

1.大光圈+VR(兩個都有當然最好)
2.VR
3.大光圈

焦段長 要景深相當容易
大光圈雖然可以提高快門拍亂動的小動物 或是小朋友
但是景深的拿捏?永遠都是淺景深嗎?
哪天妳不需要用到淺景深的時候 這麼辦?


跟在下一樣.....假設長焦鏡是70-200mm f2.8好了,200端需要約1/200~1/320的快門速度才不會手震。 而增加拍攝成功率的方式有VR(降低安全快門值),高ISO(增加快門速度),大光圈(增加快門速度)....

這時在"光線不佳"的情況下(不至於到無光線)....
1. 大光圈+VR+高ISO,可以有效確保快門速度能拉到1/60~1/200。 能達到安全快門,且能凍結"大概慢跑"這種速度左右的動作,只要對象不是高速移動,都有機會凍結住(就算沒有凍結,動作的殘影也不至於糊到不能看)。

2. VR+高ISO,可以有效確保快門速度拉到1/15~1/60左右....這時還可以手持,不需要靠腳架。 至少拍攝走路這種速度下的被攝物,不至於動作糊到不能看....

3. 大光圈+高ISO,跟第一項一樣...可以有效確保快門速度拉到1/60~1/200,雖然足夠凍結大多數速度不快的動作,不過如果沒拉到1/125~1/200,拍攝者手震的機率頗高....需仰賴腳架,機動性可能較差...

以在下之前和同好去拍攝國慶煙火時(我和對方都是使用D80),當下有兩顆鏡頭...一顆是SIGMA 70-200 F2.8 HSM和NIKKOR 55-200 VR! 使用SIGMA 70-200 F2.8 HSM這顆的經驗上,沒OS....到傍晚時,雖然快門用ISO800~1600+大光圈拉到1/125以上,但是只要風稍微大1點,或是手持姿勢不夠好時,拍出來的照片蠻多糊掉的。 這時只能收工了。 而同樣手持下....55-200VR把光圈全開,ISO拉到800~1600時,快門速度就算只有1/15依然可以在望遠端拍到可接受的畫面。


以上.....在下使用的經驗來談。 當然還要看用途和個人使用情形....但是在下認為VR帶來的便利性比大光圈還方便些....至少大光圈鏡頭在光線不佳的狀況下,如果無法取得安全快門.....還得想辦法找支撐物減少手震機率,會比較不方便。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防手震會比大光圈來得實用。

很多拍攝場合不是光圈開大就拍得起來的。
慧劍禪心 wrote:
2. VR+高ISO,可以有效確保快門速度拉到1/15~1/60左右....這時還可以手持,不需要靠腳架。 至少拍攝走路這種速度下的被攝物,不至於動作糊到不能看....


請問一下這時的光圈是多大??快門速度拉到1/15~1/60是怎麼計算來的??
發文自帶酸性體質的人還真多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