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用 18 - 200 拍了幾張照片ISO 800的前提下 快門時間都還是來到了 1/4秒...VR雖不是萬能, 但某些場合的確能派上用場~給您參考一下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189/2135488990_4b7bfe0641_o.jp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151/2135488682_5c45fbd513_o.jpg
我也有18-200mm VR,主要的優點就是方便性,帶一支鏡頭就可以出門,出國玩非常方便,畫質不算好,我覺得甚至不如18-70mm,在望遠端特別鬆軟。已經有18-55mm kit鏡了,18-200mm VR的畫質不會有升級的感覺。如果不是一機一鏡出門的需求,建議再補顆70-300mm VR or 55-200mm VR反而比較經濟。當初在百貨公司用禮券買的,公司貨,還原現金約24800含稅。
當然可以為了 VR 而買 VR,前提是樓主真的知道您自己需要。在下也是 D80 的用家,一年多操了兩萬多張。小小分享一下我的新手心得:N 18-200 (工具用鏡,感性上不愛,理性上不能沒有它)實用度 100喜愛度 20使用場合:活動紀錄、婚攝、可預期長焦或室內需要防手震的場合、不知道要拍啥但只能一機一鏡的場合。優點:焦段方便,無法預期拍攝主題時就帶它吧!另,防手震也可以克服部分拍攝環境的不利。缺點:重、畫質差 (比 18-70 or 18-135 都差、200 端鬆)、自動變焦、近拍普通、廣角端變形頗嚴重。N 18-70 (無壓力好鏡)實用度 80喜愛度 70使用場合:假日睡到10點起床,悠閒散步往早餐店的途中 & 希望鏡頭輕便一些的時候。優點:便宜又好用、輕便、對焦快又準、無壓力、平衡感佳的好鏡頭缺點:近拍太差、平衡感佳也代表沒特色...N 12-24 (個人很愛,但不常用廣角的朋友可以直接略過)實用度 60喜愛度 90使用場合:活動聚會的團體照、建築、大景、可預期退無可退的環境。優點:用過 S 10-20 再用這支就知道好。對焦快、抗耀強、星芒美、顏色艷麗又不失細節。缺點:貴(C/P值差)、用料質感最糟的金圈鏡、焦段很限縮,除非拍攝主題很明確,否則不需要買。N 35 F2 (隨抓隨拍的另類標準鏡)實用度 70喜愛度 80使用場合:等效焦長 52.5mm,街拍、無閃燈拍小孩、人文、食物拍攝...滿萬用的。優點:便宜、顏色艷麗、用途廣泛、近拍強、畫質佳。缺點:找很久才買到遮光罩...N 50 F1.4 (拍人像的輕便好選擇)實用度 50喜愛度 60使用場合:無閃燈拍小孩、人像。優點:便宜、輕便、畫質佳、鏡身整體質感尚佳 (大勝 50 F1.8)缺點:F1.4 - 2 之間景深太淺操控不易、找很久才買到遮光罩、發色平實自然,但我吃重口味...XDN 85 F1.4 (尚未解開封印的神兵)實用度 30喜愛度 90使用場合:人像神兵,但現在還真少用。等平價 FX 機身吧!優點:質感、畫質、發色...雖不艷麗,但整體味道真好...缺點:略重、略貴越聊越遠...總之,若以 VR 來說,樓主要真的很確定自己的拍攝用途。18-200 這顆鏡頭若非必要,我很不愛用,但需要時沒有他又不行。倒是 VR 這個新工具...回歸攝影的基本,手能練的越穩越好,多個工具不是萬能,是讓我們多一個選項而已。例如我們未必天天全開光圈拍照,但不幸光線很弱,ISO 開到可接受的最高點時,F1.4 就硬是比 F2 進光量多一倍,讓我們可以多一些選擇應付拍攝環境的極限。VR 很好用,但不是萬能。它提高了手持攝影的可能性,但若在它的能力之外,該上腳架就乖乖上吧!
wingth wrote:不過我想問一下旅遊不多是拍中廣角較多嗎?為何一定要到135~200mm.... 飛機路邊拍攝田野中的花草要跳很大力才搆得到的楓葉(趕路怕落隊 構圖構得不太好)至少我是這樣在活用135以後的焦段
我前陣子有到日本拍楓,我就只帶18-55 kit拍楓不用拉到底就可以拍出很大片的楓葉葉子遠端之前以為不夠用,結果95%夠用只有環球影城拍show較不夠,我就沒拍了拿起10x光學防手震dv拍攝影片,因為照片拍再怎麼漂亮,還是沒動態來的身歷其境.....
喜歡用VR, 因為不喜歡內閃, 又買不起外閃, 加上D50高ISO不能看, 只能用VR撐著用.開了VR手震的機率變低很多. 現在VR幾乎一直開著, 大白天也會因為忘了關掉而開著. ><最重要的不是有沒有什麼功能, 而是如何去用, 用得開心就好.當初我把SIGMA 18-200 賣掉也是有點心痛, 成像還比較好. 不過現在沒有後悔, 管他什麼成像什麼發色, 手震下去全部都丟垃圾桶. 看得清楚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