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相機JPG直出與RAW檔的色差

樓主啊! 看見沒?

adobe 軟體的資源太豐富了..

用 adobe 的軟體, 基本操作會了, 就要會開始上網到處搜刮資源來用了.


用這種很多人用、資源可交換的軟體, 就彷彿有了生命, 那才能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不必每次再搞什麼, 都老是要自己重新再去發明一次輪子; 只有那些一時找不到的, 再來費工重新發明就好了.
irontheone wrote:
這圖的最後,就是色調分割了。。
亮部我使用了35色系,這是最接近人(尤其是女生!)的膚質的顏色,而住往我們拍人像什至有人物在構圖內的人文作品,都以『追臉』作為顏色的主調,所以我用了最接近的35色系。
暗部使用了202,這是藍色色系,為何我會用這個,我也不記得了,只知道暗部偏藍一點,可以改變整個畫面的感覺(就是色溫不對時黃黃的感覺,在這個參數之下,被不知不覺的消滅掉了。)。。
平衡值嘛,就是畫面偏藍調還是紅調嘍。
這里,我喜歡藍調,所以就負100值嘍。

這部份我看了很多遍

暗部 202 | 5 不難理解
因為大部分的肌膚會曝光或打光, 用高亮來抑制色彩的飽和度
隨著亮度的降低, 色彩飽和度會增加
也就是白平衡決定色彩的大方向, 亮度決定飽和
暗到一定程度後自然會小黃
尤其是套用鮮豔模式的場合, 那簡直是飆黃...
這時適當的往藍矯正可以抑制這種發黃的程度, 讓整體更潔淨

平衡 -100 也不難懂
簡單講就是把亮跟暗的分隔線往暗的地方拉
換句話說是控制從甚麼亮度開始套用越來越多的偏藍效果 (越早開始越好)

但亮部 35 | 0 我就真的茫了
因為飽和度決定矯正程度, 丟個 0 就是不矯正
不管色相是 35, 135, 235 還 335 結果都一樣: 沒有效果
不太明白這對膚質顏色有什麼實質上的幫助,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
或許平常是丟個 5 ~ 10 在裏頭, 只是這次剛好清掉了又被拿來當範例?

放射濾鏡的工作方式是在既有的基礎上進行修改
確實比整個砍掉重練更具彈性
其他部分也都很棒, 感謝分享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inunu wrote:
這部份我看了很多遍...(恕刪)


其實,當中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初期的設定,的確是35,飽和5的,但整体效果自己又不滿意,後來改為飽和0就好多了,然後就固定下來了(主要是畫面顯得太紅。)。。

或者正如你所講,是沒有作用的,往後繼續練習試試看。。
多謝分享。。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