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十年磨一劍 AF-S NIKKOR 24-70mm f/2.8E ED VR

新鏡的邊緣解析度真的是把舊鏡打趴了,但因為新鏡變形比較嚴重,可否請ki_min 再補一下加上鏡頭修正後的邊緣畫質比較? 因為每一次我在LR中執行鏡頭校正功能,都覺得畫質有明顯劣化現象。如果新鏡要修正的比較多,也許邊緣畫質的優勢可能也不保了!

另外,對焦測是影片中,感覺舊鏡好像有一兩次沒對到焦也照嗶,大家有覺得嗎?

ki_min這次的文章風格依然犀利風趣,對於鏡頭結構的剖析也值得稱許,讚,辛苦了!
SIGMA在這標準變焦鏡 遲遲沒有動作

是在等24-70 L II 和 24-70 E VR都現身後

才準備要出招嗎
想問一個問題, 如果電子光圈可以準確快速的調整光圈, 那是不是表示用在縮時攝影的時候可以減少甚至解決閃爍(flash)的問題呢?
不懂版大的意思~錄影時機身不論在pasm哪個曝光模式下都無法調整光圈

要調整明暗必須透過快門與感光度(iso)去改變?

我使用810是可以利用光圈調整去改變明暗的啊~煩請樓主解答

另外我自己有試過810裝16-80(沒24-70 2.8e

在電動光圈和手動光圈時都一樣是有光圈變動的聲音~

2470二代手動與電動卻有聲音上的差別??

自己本身是用一代鏡!電動光圈幾乎是沒聲音的,手動時才有~

所以對這方面有比較大的疑問!

謝謝版大用心測試~我想我升級的機率較大!

其實不能說沒差別~也不能說差別很大

因為一代鏡已經有90分的表現~就算二代有100也只有進步十分~

這就猶如1.8和1.4一樣~差異不大但價格差異就......

至少我是有看得出差異性的(不論是對焦、邊緣畫質、防手震加分)

雖然差異不大~但確實是有差別~

就要看廣大消費者怎麼去平衡了~
ki_min wrote:
從影片可以看出來,左邊的E鏡的確是有快,但僅僅只有快了一點點,如果不注意看還真的看不出差異。.(恕刪)

外景測試的確看不出來,

但從迷焦測試中,分二次去看E鏡及G鏡的視窗,從(無限大-->無限大),

舊版大約花了1秒,新版大約花了半秒,著著實實快了50%啊!

個人試用過感覺對焦最快的,是sony A77或A99 50mm定焦(型號不是非常確定),

可以說是半按快門即對焦完成,

人的[感覺]已經沒有辦法區別按快門至對焦完成的時間差,

我希望Nikon新鏡可以達到這個境界。




另外一點,

不知kim有沒有發現,在同樣的取景下,E鏡的曝光較亮,

似乎是說,在同樣光線條件下,E鏡的快門可以比G鏡快些?

吳宗仁 wrote:
有人跟我一樣
很討厭 "沒有之一" 這四個字的嗎


拿這個中國的網路用語加進測試文實在一點加分效果都沒有。
不喜歡?就不要看啊!

gn26751380 wrote:
想問一個問題, 如果電子光圈可以準確快速的調整光圈, 那是不是表示用在縮時攝影的時候可以減少甚至解決閃爍(flash)的問題呢?


應該是兩回事 縮時攝影的閃爍, 不是因為光圈不能準時到位, 而是每一次快門都是當時那一瞬間認為正確的曝光值
而在快速回放時造成的不連續,

或許將來有軟體可以在拍攝或後製給他做等化或平滑的演算處理

舊版的鏡皇 加減用!這只新鏡應該過不了多久跟小黑六一樣,價格跳水才對!
已經嘗過 小黑六 定價過高 跳水 好幾級的使用者 敬上!

chiameiHuang wrote:
已經嘗過 小黑六 定價過高 跳水 好幾級的使用者 敬上!...(恕刪)

可否分享一下小黑六從開賣到目前的跳水差異?

如果這個新鏡沒辦法讓使用者感受到多花三萬塊台幣的優點,

最終還是要跳水來因應。

期待它早點跳!
以前用 24-70L II 時

真的就會碰到不想再拉 ISO時 卻沒有 IS 能幫忙的囧境

現在先不論 24-70E VR 的表現 (但是絕對跟 24-70L II一樣好, 只是兩者設計方向不太一樣)

我是覺得 最近幾年變成 N 家高階新鏡頭反而比 C家便宜的情況

24-70L II 一開始開價七萬二, 24-70E VR 也是七萬,

若是發表 24-70L IS 會多少? (照小白和小小白的先例, 是直接 +2萬...)

入門及中階 (f4) 鏡頭還是 C家 C/P值高沒錯

但是鏡皇級的 C 家很敢開口要錢了....(11-24L vs N14-24)

現在變成 N家高檔鏡頭似乎 C/P 比較高了....

這是我目前的港覺....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