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nikon 全幅相機的選擇

JSR0331 wrote:
搭配鏡頭的問題....G鏡似乎都很貴重
有機會是一定要玩玩看的


還好吧
35mm 1.8 G
85mm 1.8 G
2管水貨加起來大概才3萬
CP值很高了

boss1228 wrote:
還好吧
35mm 1.8 G
85mm 1.8 G
2管水貨加起來大概才2萬
CP值很高了


喔喔~抱歉我以為35mm G鏡只有1.4那支,忘了還有1.8 G這支
重量、畫質跟價錢都很恰當,1.8G系列用在D810還算可以解放畫質吧?

目前暫時以 D810 24-120mmF4 34F1.8G 為目標
平常要輕便,就是搭34 F1.8這支了...

不過上次去國祥的旗艦店,問店員24-85VR這支跟24-120畫質哪個比較好
他們是說差不多,甚至24-85還略優一點點~不知道真假
重量跟焦段是有差沒錯...

boss1228 wrote:
35mm 1.8 G
85mm 1.8 G
2管水貨加起來大概才2萬.(恕刪)

大大,您是不是看到 DX 35 1.8G 了? DX 跟 FX 的價錢差很多哩!
打鐵匠 wrote:
DX 跟 FX 的價錢差很多哩!

DX公司貨 跟 FX公司貨 的價錢差就差了 10張小朋友左右

不過 35mm F1.8G DX 掛在 FF 機身上算是『勉強』可以用啦
D750 掛 DX 35mm F1.8G
有原廠情節嗎?

沒有的話湯姆龍24-70可以抵銷微震的問題

手持盲拍新人入場畫面



D750+A007

差別只有2.8~4之間的畫質略遜原廠,縮了幾乎是打平

缺點在對焦速度的差異,準焦上是差不多,速度就是一個馬上對到跟滑過去對到的1秒延遲感,對於搶拍上很困擾

所以我後來還是換了原廠XD,畢竟要接婚攝跟活動拍攝速度很重要

這場是去吃飯的,隨手拍一下而已
剛查嚕一下
AF-S 35mm 1.8G ED 平輸價大約落在15K左右 公司貨約17.5K以下
樓上大大說的應該是 AF-S DX 35mm 1.8G 的平輸跟公司貨的價差嗎?
Kasim_Li wrote:
剛查嚕一下...(恕刪)
AF-S 35mm F1.8G 這個規格的鏡頭有兩支,
都是 Nikon 公司貨,
有標示 DX 的沒標示 DX 但是加了 ED 的便宜一萬元左右,

這支是有 DX 的(便宜一萬元左右):


這支是沒 DX 有 ED的(FF 全幅鏡頭 有對焦表尺)):


換句話說,
現在要講 AF-S 35mm F1.8G 這支鏡頭,
一定要講清楚說明白是「有 DX 的」還是「沒 DX 有 ED 的」,
兩支價差一萬元左右。

這樣夠清楚了吧?......真累!

boss1228 wrote:
35mm 1.8 G
85mm 1.8 G
2管水貨加起來大概才2萬...(恕刪)
這就是沒說清楚是哪一支 35mm F1.8G
不過內行人一看就知道,
光 85mm F1.8G 水貨就要 13K 左右了,
35mm F1.8G 的絕對不可能是 ED 那支,
一定是用在全幅會有暗角(成像圈不足)的 DX 那支啦!
感謝各位網兄的指導
小弟本來預計要買D810了,因為研究發現
d750 高iso極富好評優於d810
但老實說快門震動對我而言重要性還是比高iso重要
於是買之前還是去試用最後一次有關810 750的手感..
本想說只是讓自己安心選擇d810..
結果750再次操作後,發現他的快門並沒有先前去試的震動那麼大
跟810相比雖然有差,可是也沒差那麼多..此外手感也覺得很不錯...
怎麼跟上次摸起來的感覺在記憶中差很多...
(我活在兩個平行的世界嗎?XD)

在快門震動、手感沒有差異那麼大的情況下
最後讓小弟決定的因素就是高iso
有找到一個網站比較這兩台的各級iso值
發現低iso好像也沒有差太多(我木眼??)
高iso 810噪訊明顯,但保留較多細節...
由於小弟很常在室內拍家人,常用到高iso
所以最後整體試用、高iso需求以及價錢的差價上
選擇了d750.....真是峰迴路轉...

回家試用後,操控手感,高iso都讓人非常滿意
體積比朋友的D600還小...真是可怕
用了朋友的24-85,開VR的情況下
85mm端可拉到1/15的快門不手震
分享小技巧,相機除兩手持外
建議要用眼眶上部用力頂住形成三個支撐點
就好像以前當兵時步槍射擊
要用臂窩頂緊就可以大幅降低後座力一樣

目前同時先帶了35mm F1.8 ed這支,標準變焦部分
還在考慮要買24-85VR或是T24-70...本是以輕便為主
24-85白天OK,但晚上拉高iso後似乎力有未逮...

最後,沒圖沒真相,從今天起進入N家囉
決定標準變焦後,接下來應該會考慮16-35 F4 VR這顆 ^^
JSR0331 wrote:
35mm F1.8 ed...(恕刪)
恭喜入手好相機!
鏡頭規格這樣寫就很清楚了

JSR0331 wrote:
高iso 810噪訊明顯,但保留較多細節...
這是 Nikon 一貫作風!
同一時期的晶片製程技術本來一樣,噪訊表現差不多,
裝在高階(D810)機身就抹比較少,利於後製,
裝在中階(D750)機身就抹比較多,比較討喜,

大概 Nikon 認為(或者統計發現)高階機身用家後製比例很大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