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D810出來了,Dfs呢? 怎還沒看到個影子??? 有大大聽到風聲嗎?

xhideo wrote:
如果以未來有個更高級的對焦模組出現的話,這樣的組合其實還是很有想像空間的,就像Canon就已經幾乎完成對焦的傳承升級了,以往百位數的9點1十字,已經在650D之後升級成先前十位數的 9 點全十字型。而十位數機型在70D之後升級成先前7D的19點全十字型,1D/5D也汰換先前45點對焦,改成61點了,所以大家開心聊聊嘛


確實是開心聊聊囉~~

我個人不看好Nikon還會推出多於51點的系統,因為:

1.到目前為止,C61點和S79點所cover範圍,其實和N51大同小異*.過去版上經過反覆討論,咸認同目前這個範圍恐怕已是獨立相位模組的極限值;Nikon要加點,也只是再細分原有範圍而已,而越小的感應點其實是越不靈敏,Nikon已經做到現在這樣,還有沒有必要打掉重練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為證實這一點,花了一下午從網路抓圖(儘量抓官網或權威媒体轉載的官方圖示)去背、調成相同比例疊圖,中心點對齊,成果如下.不會做gif檔,不然效果更明顯.(A77ii因為是APSC,先將邊長調成和C/N全幅一樣尺寸後再除以1.4)

N51(黑框)/C61(綠+紅框)/S79(綠+黑框)



2.Nikon本來不是個很擅長做AF系統的廠商,又相對踏實講究穩定性;所以D3世代的"大爆發"恐怕是累積十年能量的成果,短期內可能沒法再做大突破了;而冒進搏取名聲,又不是符合傳統企業精神的選項(例如周邊多加一圈點,再用"但書"告訴你超過一半的情況不能用

N51(D4s)


C61(1Dx)


S79(A77ii)-製圖前先切除視野以外部分**

jenhoxen wrote:
確實是開心聊聊囉~~...(恕刪)

但c的好處是十字對焦分佈的比較均勻,
左右周都有,
很羨慕
chris01 wrote:
但c的好處是十字對焦...(恕刪)


是呀,Canon系統確實複雜得多,以前每個點還可調大小(改成61點矩陣之後是否還能調,個人沒有深究,因為反正也不可能換系統了)不過也免不了但書(多大光圈之下、那些點是十字之類)相對的Nikon就"清楚明白"多了(一翻兩瞪眼

個人是覺得:Nikon可以再強一點(周邊點的敏銳度)、Canon可以再簡一點(不要分那麼多種點);Sony..鏡頭出完整一點再說
您真是太有心了~!
真的,對焦技術還是跟光線入射有關,太偏外的位置可能有他的侷限,
或許就像您說的51點大架構不變,但是小架構可以做改良,
例如增加十字對焦點、或是更低光源下、更小光圈下的對焦能力提升了

jenhoxen wrote:
是呀,Canon系統...(恕刪)

jenhoxen wrote:
確實是開心聊聊囉~~...(恕刪)


是啊...

但下一世代(單數)的規格應會有不同以往,因為Nikon的單數代表著新世代的機身規格...
總不能又是擠一點畫素出來,然後對焦又是改良型CAM 3500系?...
如是這樣,那真的會是令人失望
總之,2年後見分曉...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