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富士S5PRO 跟 NIKON D200 到底是差別在哪裡

蜜蜂爺爺 wrote:
原來SONY的DC這麼猛啊...(恕刪)

感覺快變成戰文了 = =
各自有各自的使用心得
大家輕鬆看看就好
沒必要一定要辯個高下啦
說實在的.開板樓主所PO的照片我比較喜歡D200的顏色.S5的顏色有點灰....
我有特別講是日系的. 至於柯達和Foveon(Sigma用的)則是美系的.

我要強調的是, CCD只是表現圖片品質的一個小環結, 其他處理引擎, 軟體設計的影響會更大. 更不要講鏡頭等帶來的影響. 如果照你的理論, 那Pentax, Sony/KM, Nikon這三家的表現應該就沒有差別囉? 那為何Fuji要找Sony代工? Sony品質不怎麼樣的話, SuperCCD的品質就會比較好?
個人觀點:

我覺得可以等到攝影技巧已經精進到需要在D200與S5Pro中挑選一部會讓你攝影作品的品質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在來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還不遲

要是還沒到達這樣的程度時, 以"我"來說, 我會選擇便宜的那一個選項例如D200

當然有人會選擇較新的選項例如S5Pro

至於兩種觀點哪一個對呢?

選便宜的當然是很好, 省了不少錢呢, 現在經濟這麼不景氣; 選新的選項也不錯阿, 科技總是日新月異嘛...



至於S5Pro與D200我會買哪一台呢?

就我買D200時還在61,900的時候用到現在, 與看了網路上許多人貼S5Pro的圖片

如果兩部機器是同時開始販賣, 價格也都一樣的情形下, 我還是會選D200, 因為我覺得D200的表現比較好, 當然感覺是因人而異的啦...
sam593131 wrote:
說實在的.開板樓主所...(恕刪)

這位大大說到了問題的重心
我用D200拍的那些照片,設成標準模式,原片其實更灰,所以有用軟體修改較多
那設成鮮豔模式的話,顏色又艷的好假不自然
如果設成人像模式拍人像,人臉膚色又灰灰一片,沒有膚色的色澤
就是這樣讓我在使用D200時,模式一直調來調去,一點也找不到該怎設定才是最佳
又不想回家還要一張一張調色,所以才會又花一大筆錢入手S5PRO
現在拍攝時,全部設成標準模式,白平衡設成自動,直接出JPG即可
拍人像時看天氣如何再決定是設定是設定成 F1a F1b F1c
也是直接出JPG即可,說實在真的蠻方便的。
kent21 wrote:
板上大多是各自發表D...(恕刪)


這倒也是真的
所以這雜誌其實很多測試蠻語焉不詳的
人像大圖也沒寫何種模式拍攝

而動態範圍部分
老實說 那個場景算那門子的高反差

大家要信雜誌的話
那我也來亂入一下





lghlion wrote:
這位大大說到了問題的...(恕刪)


這應該是說富士的韌體寫的好還是CCD好呢?

還好窮人家用D80沒這煩惱....
lghlion wrote:
這位大大說到了問題的...(恕刪)


這種拍法, 攝影多了樂趣, 少了後製的負擔!!

lghlion wrote:
這期的DIGIPHO...(恕刪)


我個人是由D50轉至S5 PRO
也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對於從lghlion大大的感想 我個人認為﹕

1.S5PRO的顏色還原度較佳,NIKON的像機多半偏黃,S5顏色艷的很自然,D200調成鮮艷色後,色艷的很怪
==>S5的確白平衡蠻準的 使得顏色都蠻正確的

2.人像膚色較真,並可選擇室內室外閃光多種場景的膚色
==>人像膚色還不錯 但是我用F1b拍人有朋友說覺得像是用dc拍的

3.動態範圍較大,並可調整100-400%,防止過曝時,細節全不見
==>這點值得再討論...
若用jpeg拍 在F1a,b,c和F2中 是不能調整動態範圍的 只有標準模式可以
若用raw拍 在F1a,b,c和F2中 也是不能調整動態範圍的 只有標準模式可以
如果用F1a,b,c和F2拍raw之後,使用hs-v3可以選擇不要套用相機的設定
此時照片會變成灰灰的原始顏色(差蠻多的 個人覺得不比D50的RAW漂亮)
這時候才可以調整動態範圍
若是套用hs-v3的顏色設定(專業負片 F3a,b,c 及富士正片)
動態範圍又不能調整了
這跟我當初以為的不太一樣
或許富士是覺得各種模擬底片的顏色 動態範圍是固定的(例如正片的動態範圍可能比較小)
所以套用顏色設定就不給你調整
不過標準的顏色我覺得好難看哦 雖然可以調整動態範圍 但是就搞不出漂亮的顏色
另外在電腦上 hs-v3的速度也很慢
我的電腦 Intel E6300(雙核心)超頻2400Mhz + 1G的RAM(跑hs-v3時記憶體沒有吃光)
應該不算慢的電腦了吧 想調整一張照片要花很多時間 用的很痛苦
所以建議拍RAW也不要調整了 就全選轉成JPG就好了

另外lghlion大大說的:「防止過曝時,細節全不見」
我覺得要看程度 過曝到某一個程度是沒救的
但是動態範圍400%的確是有其效果的沒錯!!

4.預覽時有臉部追蹤功能
==>您是說看照片的時候嗎?臉部自動放大的確很方便
但是D200的對焦點快速放大S5卻沒有 XD

5.自動白平衡超準,在環境光線複雜情況下,設自動即可
同1

6.鏡頭是用NIKON系統,所以D200可用的鏡頭皆可用,連SB-800也可全功能使用,就不用換周邊設備啦
==>同意,無痛轉換 :)

7.ISO調到1600時,照片品質還是在可用階段,D200可能過800就不大能看了。
==>沒錯,高ISO可用 :)

而劣於D200的缺點也是有的

1.連拍只能每秒三張(D200五張),使用動態範圍加大時,更只剩每秒1.3張
==>是阿 不過我個人還蠻少用連拍的

2.像素號稱1200萬,其實只有600-800萬,分辨率比不上D200
==>這點GSMBOY大大有測過 其實差異不大 說真的 也很少會有人放到1:1看照片或者沖洗照片

3.加大動態範圍時,回放影像時間較慢,存檔也很慢
==>回放影像的時候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跟我一樣的現象(記憶卡Apacer 8G 150X)
就是按第一次play鈕 S5的讀取燈號會一直閃 閃好一陣子 閃完就熄滅了
然後還要再按第二次 才會出現照片(這時候就蠻快的)
不過我覺得這樣很怪 幹麻要按兩次

其實 我覺得我對S5沒什麼好抱怨的 真的是一台很不錯的相機
但是hs-v3用的很不順倒是真的
也許是習慣Nikon View+Nikon Capture 4.4.1+PhotoImpact的操作流程
用hs-v3真是吃盡苦頭
PI轉hs-v3的JPEG也有問題 上傳到flickr時會有不能預知無法上傳的情況
明明就是JPEG 但是flickr的uploader就說這不是個jpeg檔案
必須改用Photoshop轉檔 辛辛苦苦傳上去
又有問題
就是原本直幅的照片 雖然在flickr的original沒有問題
但是各種不同大小的縮圖卻通通是橫幅的 暈到
只好用flickr的organize重新處理 浪費很多時間 前幾次弄都搞的我很火大...

總之 也許我對S5期望很深吧
所以其實整體來講 我並不覺得S5很"毒"
至少沒有那種第一次看到S3拍出來的照片的那種感動
還要花時間多多磨合

最後放一張照片跟大家分享吧~
S5 Pro + Tamron 90mm F2.8 Macro
F2 mode / RAW轉Jpeg

我本身對SONY的印象是,技術、科技、創新領先群倫,品牌形象、商業設計別出心裁,當然我也只用過SONY的小DC、錄音筆、PS1、PS2、D70的CCD,我沒有不滿意,科技本來就一日千里,數位這種東西沒有絕對的,D70在那個時間點也是卓越相機之一,真正該苛求的,是"當下"。誰知道未來SONY機種的表現會不會激起DLSR戰國時代? SONY研發能力也Canon也不遑多壤,$ONY就是比Nikon敢砸錢,也不是說Nikon不好,比較保守。

現在隨處可見人們讚揚5D 的ISO 1600 3200和全幅,也是目前被人用放大鏡檢視的區塊。當S5的發售,又引起另一番話題,卻也沒有人拿S5、D200、5D在同一場景、主體、曝光條件來測試,到底高動態範圍才是玩家要的,還是高ISO雜訊處理,還是"35全幅"? 玩家要怎麼取捨? 有著許多因素,最終的測試呈現,從沒有一個最終的準則、圭臬。 看事情的角度、遠近,就像你拿相機構圖般,同樣的人、事、物,很多人都會照出不盡相同的照片,有些人D50對他們而言就綽綽有餘,你說D80畫質比較好、更銳利,他們或許想說,能用D50的錢,買到D80近9成的畫質表現,何樂而不為? 這樣你又能說什麼呢?

最近看到書店擺得滿顯眼的人像寫真心得談,還出三集,我看裡頭的照片,5D和D2X拍的,我幾乎無法分辨差別在哪,這樣對眼拙的我而言,4萬買D200,似乎跟8萬買5D一樣,所以我會考慮D200。我還是強調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身分、背景、價值觀,如果攝影在生命中占了極大的比重,那花錢達到最佳表現,也是無可厚非的。

Sigma那台,看了測試感覺偏黃,不知道是不是長期被Nikon偏冷的色調影響所致。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