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Nikon 17-55 買二手一些注意

這個鏡我也是一直掛在機身上,
若是論品質,
我一路用了六年,
很少在討論區看到有用家嫌它的馬達品質,
而且也是我用過最滿意的鏡頭之一
特點: 追焦快, 發色美
缺點: 不適直接對太陽直攝

現在一堆人搶著賣, 我認為一年內是還沒擁有的買家最好入手的時機,
因為N家出平價片幅D600是為了賣它自己那些貴三三的全幅鏡,
所以若您預算不想花太多, 像我大約抓20000元機身的預算,
並且又想要有好鏡頭來拍拍家人及生活小品,
我認為這一顆真的是值得入手

我一直希望Nikon 應再出像Sony NEX APS-C的機身, 或者像D90這等級
的機身, 這樣我這顆鏡頭就可永遠永遠的用下去了....

PS: 目前本人也是一直關切二手D7000 的行情, 心中惡魔一直叫我換掉手上D70s

lee_yu_ju wrote:
這個鏡我也是一直掛在...(恕刪)


目前 17-55 二手保固內 34,000
保固外(2-3年) 25000, 28000, 30000 的都有
價錢不好談

中華隊去舔我LP好啦 wrote:
這幾天一直看了 N ...(恕刪)


可惜我剛組好 D300+16-85+SB800 二手組合....
再過一陣子看看會不會更便宜點........XD
請問一下各位
17-55跟SIGMA那顆17-50比較的話
拍婚攝有比較好用嗎?
過保的二手貨普遍應該落於30000~35000,
低於30000通常看到是盒、單、配件不全或品相不是很優,
例如橡膠還沒顧好已經老化、泛白,購入後還得另花錢更新,
不然品相佳又附件齊全要低於30000可遇不可求,交易也就要小心。

Nikon 17-55不管是發色、銳利度、對焦速度、質感與手感都是上上之選,
緊接於其後的副廠鏡頭,個人會推Tokina,不過也是一支二手少見,要賣也不好賣的鏡頭。
Tokina的發色漂亮,但細看畫質稍稍軟,銳利似乎不是Tokina鏡頭一貫的風格,
不過紮實的手感操作過應該會印象深刻。
雖說叫鏡皇,畢竟已經老了
不要太神化....
我也差點買下去..好在跟店家借來用了一下....
曾用 24000 買過一管5年鏡(含77mm b+w) 另要注意到的是變焦環脫落的問題,買回去後出勤個四次就落皮了,好佳在用了sealants黏回去,用24000 脫手掉了,買之前你要不要去看一下 17-55 大樓,看了好幾樓感覺不出這顆鏡頭的優點到底在那邊... 還不如買 B005 + 35 F1.8g
17-55如果對不起他價位的化那當初為何要入手..
N17-55 買了之後 就很少拆下來

優點: 對焦快 發色好 銳利度也夠
缺點: 重量太重 耀光問題 紫邊??(其他鏡頭還不是會有紫邊) 沒VR??(我不覺得是缺點 有錢買N17-55 沒錢上閃)

覺得對不起價錢 或是說這是老鏡皇
回頭看看 一堆更老的老鏡 還是一堆人在追

在兩三年前的觀察,要說被拋售至二手區,其實Tamron被拋售的更多,
挾帶著低價優勢是許多人入門恆定2.8首選,至於拋售後就不知是跳原廠17-55還是全幅了...
畫質上來說,早先推出的Sigma 18-50在評測畫質上會優於同期Tamron,
(在交換鏡頭年鑑的測試圖片即可見)
而Tokina價格又比Sigma、Tamron貴一小截,似乎因此不受青睞,
但是後來的Sigma新出的17-50價格也是逼近Tokina,最近就比較沒注意Sigma這支新鏡是否使用者眾了。

紫光問題只要與強光對峙都無可避免,就看多嚴重的問題,
鏡頭問市多久倒不是太大問題,反倒是Nikon近期新機不斷在攀升高畫素,
鏡頭解像力是否能繼續升任,因在其他品牌可見因此問題而推出新一代鏡頭,
Canon的24-70已經推出新一代,Nikon的24-70還沒有動作前,17-55 應該還不會有動靜吧?!

重量有時未必是個藉口,不然後續跳全幅只會更重,
或者掛上閃燈、手把也不會輕到哪去,要輕便些不如退回去改用M43或高階類單眼DC就好了。
一堆人說要出清片幅鏡頭要入全幅,而導致市場價格直直落,我比較懷疑的是,真的說到做的到嗎?以N家的鏡頭群來講,全幅機的鏡頭動不動就好幾萬,有錢人真的麼多嗎?一樣等效焦段,片幅轉全幅光是鏡頭的花費,不是一般人可負擔的起,所以說,01上的文章看看就好,別當真。(別想到我也認真了打了這麼多字)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