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驚!Nikon 1超大光圈定焦鏡專利曝光...


SElephant wrote:
在NR網站上面看到這...(恕刪)


乍看光圈可以做很大
可是算到等效135的景深後覺得其實沒那麼吸引人
同光圈下 小片幅的景深範圍還是大多了
k13080215 wrote:
若是f0.7
(0.7 * 0.7 * 2.7 * 2.7 )^1/2
=1.89

光圈受光面積是平方
不是直接乘起來這麼簡單


原來如此....

的確是比較嚴謹的算法




a277888 wrote:
他上面不是說nikon 1光圈可以製作最大到光圈0.7的鏡頭,而現在這個專利是32mm f1.2的鏡頭;所以我才用1.2下去算...


所以我是用 0.7 下去算....
0.7 * 2.7 = 1.9
4/3當時提出時喊的口號至今仍然適用
小片幅機搭大光圈鏡追求的是"在適當的景深下仍保有可用的工作快門速度"

當然啦,只是也得先有鏡頭品質盡量能做到開放光圈就是工作光圈這個前提.

(理想上)
大片幅->收光圈求工作光圈(景深必需容納被攝物)->拖累快門速度
小片幅->全開光圈即有最低需求的工作景深->保有工作快門速度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hcchen0014 wrote:
乍看光圈可以做很大
可是算到等效135的景深後覺得其實沒那麼吸引人...(恕刪)


如果一顆大光圈的鏡頭唯一的價值就在於景深

那只能說看事情的眼光恐怕跟大光圈鏡頭的景深一般...了



一般來說,大光圈最優先的好處還是在於可以縮短快門速度吧?

何況淺景深對於愛拍風景或拍靜物的人來說,有時反而是一種困擾呢!

SElephant wrote:
如果一顆大光圈的鏡頭唯一的價值就在於景深

那只能說看事情的眼光恐怕跟大光圈鏡頭的景深一般...了

一般來說,大光圈最優先的好處還是在於可以縮短快門速度吧?

何況淺景深對於愛拍風景或拍靜物的人來說,有時反而是一種困擾呢!


我不懂
已經將變數設定在同光圈同焦長下
才說小片幅的景深比較深多了
為什麼會跳出大光圈可以提升快門
這完全是兩回事不是嗎???????

我不能理解的您的邏輯
就好像明明我說這家麻辣鍋不夠香
您跑出來說這家湯底刷肉片很不錯





另外
"大光圈最優先的好處還是在於可以縮短快門速度吧"
這句話我很難百分百的同意
前提是最大光圈的景深是想要的景深才行
如果今天我想要照人的臉
因為用了大光圈來縮短快門速度
可能就變成只有鼻子清楚
這個通常不會是我的選項
寧可先調高ISO來提升快門
而非調光圈



hcchen0014 wrote:
我不懂已經將變數設定...(恕刪)


問題就在於對閣下來說,只能把『大光圈』跟『淺景深』連結在一起,但事實上開發大光圈鏡頭有很多其他的目的,而且通常最優先的理由是為了求更高速的快門,而不是淺景深。

就好像人家推薦某家店的鍋,說它湯頭不錯肉片配料的水準也高,您卻跳出來一句『因為這鍋湯不夠辣,所以也不過爾爾』。

如果只是要求淺景深還不容易,隨便用焦距長一點的鏡頭來拍就可以輕易分離出前後景了,何必花大錢買大光圈鏡頭?

SElephant wrote:

問題就在於對閣下來說,只能把『大光圈』跟『淺景深』連結在一起,但事實上開發大光圈鏡頭有很多其他的目的,而且通常最優先的理由是為了求更高速的快門,而不是淺景深。

就好像人家推薦某家店的鍋,說它湯頭不錯肉片配料的水準也高,您卻跳出來一句『因為這鍋湯不夠辣,所以也不過爾爾』。

如果只是要求淺景深還不容易,隨便用焦距長一點的鏡頭來拍就可以輕易分離出前後景了,何必花大錢買大光圈鏡頭?



您講的大光圈的確比一般光圈鏡頭可以使用更高速的快門
我覺得這沒有錯
我也沒有要跟您爭論這一點

但我覺得同一等效焦段下DX或FX機身快門可以用ISO來補償
畫質不會比CX來得差

但是景深是很難去補償的
要說用F4去營造F2的景深
雖可以用長焦鏡頭去
但是背景範圍其實已經不一樣了
再說也不是每次都能往後退,例如室內就可能退無可退

我自己有28mmF1.8 跟 100mmF2
從不覺得兩者能互相替代


我覺得這顆鏡頭就算光圈是0.7理論上
跟同一場合DX用50mmF1.8 相比
或是FX 85mmF1.8相比都很難有較好的表現
因為可能有更短的景深 或更高的快門 或更低的ISO
可以去做操控
所以我覺得沒那麼吸引我

或是您覺得我想的其實沒什麼道理
再麻煩您告知了

謝謝

hcchen0014 wrote:
您講的大光圈的確比一...(恕刪)


我覺得閣下還是改用中片幅相機好了

只能說CX不是您的菜

FX或DX的機身如果還得擔心畫質會輸給CX的話,那多出來的那些機身尺寸、重量跟價格不都是白重/白貴的了?我們應該感到驚訝的是縱使是價格低許多的CX規格,Nikon還是有計畫推出高規格的鏡頭來提升其戰力。

您今天的心態就好像看到某平價車廠推出了一輛搭載大排氣量引擎的小鋼砲,號稱擁有超跑等級的加速能力,但您卻一句『這也沒啥嗎,不過是跟保時捷入門車款一樣快而已。』話雖是如此,但您忽略的卻是保時捷的入門車款可能得花上人家兩三倍的價錢才買得到這事實。


SElephant wrote:
我覺得閣下還是改用中...(恕刪)


辛苦了.... 對於那些喜歡用水果刀切牛肉... 又嫌東嫌西的人來說
您真的很夠意思了.....

hcchen0014 wrote:
您講的大光圈的確比一...(恕刪)

H兄應該和小第一樣沒有用過NIKON 1吧!

過去小弟也是抱著這樣想法,不過看過STEVE HUFF REVIEW之後,雖未顛覆,但也改變對小片幅一些想法,和較大片幅之間差異比預期還要小一些,雖然現在也都還不打算買NIKON 1,原因只是在於本身M鏡轉接需求。
The Nikon V1 Camera Review – The camera I expected to hate!


以ISO品質來說,雖然越大感光元件,本身在S/N會有較大單位畫素的優勢,但也相對要付出其他一些代價。

其實最早開始發展大光圈鏡頭,本來就是為了高速快門原因,這個也是被稱做<Fast Lenses>,後期景深只是後面在於創作需求。


至於說用同樣視角下,大片幅可以使用更高ISO性能來取代問題,因為本身NIKON 1就算同樣視角,但實際上構圖會使得拍攝距離會比較遠許多,再加上實體焦距較小許多,所以實際上景深是遠遠大過更大片幅,這個更大片幅系統120或大型相機鏡頭光圈不大,縮光圈更是家常便飯。
Depth of Field Calculator

小感光元件系統本身鏡頭是可以設計更高解析力,只是在於感光元件本身解析力可以提升幅度是比鏡頭大許多,,而繞射光圈很快就降臨,當然相對較大光圈就可以做出可用光圈,所以大光圈鏡頭在此並不是像大成像圈系統那樣縮光圈可以獲很高提升,大概-F4-F5.6就等於一般DSLR F8-F11狀況。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