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怎麼拍出空氣的感覺??



像這樣嗎?
僅縮圖,沒有後製過




CZJ 35mm F2.4
我覺得用老鏡比較容易拍出空氣的通透感耶
看了這麼多照片,還是搞不懂什麼是空氣感,有人可以定義一下嗎?

原圖

降飽和提高明度,改過後還是很不太像乾淨的空氣感,但很像日本常用的Tone調
Nikon D200 17-55mm

看來大家對空氣感的感受不太一樣,我是覺得不是有煙有雲有暗處..等等
來凸顯出光線產生的氛圍就叫空氣感....
我是 C 家的 .... 不過我覺得拍出所謂的空氣感跟用那家的器材關係不大
貼上一張小弟的拙作,不知這張是否有空氣感 ..... 17-40 f4L 拍的 ... 光圈也不大

http://homepage.mac.com/dkuo1/.Pictures/Hong%20Kong/IMG_3902.jpg
攝影狂 ........
是指這個感覺嗎?
引用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39920

真是不好意思,sorry,多貼一篇.....
huntereagle wrote:
看了這麼多照片,還是搞不懂什麼是空氣感,有人可以定義一下嗎? .(恕刪)

空氣感在攝影上也許不是那麼引人注目,不過攝影技術的前輩「繪畫」,對於研究空氣感倒是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的老祖宗,應該就是達文西吧!這種繪畫技法叫做「空氣遠近法」(Sfumato),和西洋繪畫中常用的幾何遠近法齊名,空氣遠近法,大意是運用朦朧、渲染的筆法,使主體邊緣柔和地與背景融合,以呈現遠近感,而非呈現生硬、強烈的線條輪廓(像漫畫人物那樣)。達文西非常愛用Sfumato這個技法,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蒙娜麗莎的微笑吧!

http://en.wikipedia.org/wiki/Sfumato

Sfumato is a term used by Italians to refer to a painting technique which overlays translucent layers of colour to create perceptions of depth, volume and form. In particular, it refers to the blending of colours or tones so subtly that there is no perceptible transition.

In Italian sfumato means "vanished" with connotations of "smoky" and is derived from the Italian word fumo meaning 'smoke'. Leonardo da Vinci described sfumato as "without lines or borders, in the manner of smoke or beyond the focus plane".

樓主的問題是如何「拍出空氣的感覺」,首先要確認的一點就是樓主心中的「空氣感」,是否就是繪畫中的「空氣遠近法」所表現出來的畫面?

個人並不認為Canon比其他廠牌更容易拍出空氣感。要拍出所謂的空氣感,重點也許和鏡頭到主體與背景的相對距離(即景深)、光學配方(formula)、球面像差、現場光源,甚至空氣中的浮塵量等等有關。

相對地,在閱讀日本攝影雜誌時常可見到評論者使用「」(發音為nukeh)這個詞彙,大意是指影像的「通透感、清澈感」,意思和空氣感似乎也有很密切的關係?這也是繼散景(bokeh)後又一個頗為抽象的說法,不過這對於描述影像是有點幫助的。
銀牙烈虎 wrote:
空氣感在攝影上也許不...(恕刪)


"利用空氣遠近法使主體邊緣柔和地與背景融合,以呈現遠近感,而非呈現生硬、強烈的線條輪廓"

很接近我對空氣感的感受,利用空氣去產生失焦感會比單用大光圈製造主體銳利背景模糊這之間的層次還更自然~
兩者共同配合,這真的要天時地利人合.....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