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D800/D800E如何抉擇?

少了AA會多的不只是摩爾紋,還有color aliasing。
所以D800E相對D800來講比較適合用在高iso;
sharpening amount多加個15~20,可以讓D800跟D800E看起來的圖一樣銳利
但是增加銳利,會帶來更明顯的雜訊,所以低iso的狀況下可以靠銳利化來拉近差異,高iso就顯然不見得能如此處理。
換個角度看,D800E因為缺乏AA,容易產生雜色,會讓畫面看起來沒那麼乾淨。

很多人發現,D800E的去AA顯然還沒辦法提供理論上能擁有(那麼多)的解析度,DxoMark宣稱D800E的實質解析度跟5d3很接近,有他的道理在。

不過這些都是搞得很TOP才需要注意,我覺得對一般人來講,只需要考慮買哪一台比較爽就好,
例如有人覺得有D800E好爽,有人覺得買D800+手把比買D800E爽...愛怎爽最重要。

diffusionless wrote:
這篇浮起來!已經要滿...(恕刪)


我是想D800的使用者能不能也自拆Moire鏡,想過濾時再用外加的,
fake802 wrote:
少了AA會多的不只是...(恕刪)

不過就個人測試來說,要看到偽色還不太容易,就算有AA也不是就免除掉MOIRE或偽色問題,只是機率多寡問題!

有AA過濾只是在於接近極限解析時候,因為AA過濾掉而較看不到,但實際上有AA過濾效應都還是會有MOIRE問題!

Moiré With the Nikon D3x。




對於解析力差異,老實說,這個要越遠距離時候,才能越顯示解析差異。
【新製品レビュー】Nikon D800/D800E 驚異の高画質 Vol.1

D800E
D800

其實隱隱約約可以看到D800過濾掉的痕跡,D800E即使抹除掉還是保有原來細節,和想像預估會有些出入



這裡恐怕要修正一下觀念!


實際上就對於解析力來說,我們知道物體光經過鏡頭產生影像,這個過程會有失真,也就是我們會使用MTF來表現失真或還原狀況。
而同樣不管是底片或感光元件,本身也是同樣會對原本投影在上面影像會有失真或還原問題。
假設感光元件或底片解析力如果是無限大。
那麼其最高解析度就是原本鏡頭解析度。


所以一般攝影光學對於照片解析式子是

1/照片解析^n = 1/鏡頭解析^n + 1/底片或感光元件解析^n


所以當感光元件或底片解析度是無限大,那照片解析度=鏡頭解析度。

也就是感光元件畫素或底片鹵化顆粒越細緻,只是讓照片的解析度可以達到理想鏡頭解析度。



所以D800E只是更接近原本鏡頭解析,而近距離時候是鏡頭解析度較差,只是因為放大率較高,有較多畫素來描述影像關係而覺得較為銳利,而隨著距離越遠時候,鏡頭之間解析差異也會慢慢突顯出來。

而大部分測試網站是很難作遠距離測試,其實可以描述鏡頭在這個距離下特性,但是不能代表鏡頭所有特性,就像有些人拿著增距鏡覺得沒什麼影響,但遠點打一下鐵鳥就知道,增距鏡影響有多大。
diffusionless wrote:
就算有AA也不是就免除掉MOIRE或偽色問題,只是機率多寡問題!

小弟覺得也是程度多寡, 因此 OLPF 機種的用家比較不會注意到
感覺上 OLPF 的程度已經很輕微, 兩者十分接近
D800E 所帶來的解析度優勢不上腳架即使有 VR 可能也無從發揮
所以可以依自己拍攝習慣和口袋決定吧

DPReview D800 v. D800E: Real world comparisons (continued)

D800E


D800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