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像SB-900這類GN值愈大的閃燈,連續充電、發光就很容易過熱;功率更高的攝影棚燈,還必須加裝散熱片和風扇等主動散熱裝置。
所以,要避免太快過熱,就應減少發光的次數和功率,也就是:
(1)開大光圈:大概F4或F5.6就差不多了,光圈愈小需要的閃光量愈多。
(2)提高ISO:一般拍室內活動,幾乎都用ISO 400或800,看畫質需求而定,D3和D700的使用者更常用ISO1600甚至3200。機身ISO調愈高,對光的需求相對愈少,閃燈就比較不會過熱囉。而且開大光圈、調高ISO,背景也比較亮,比較有現場感。
(3)減少不必要的發光涵蓋角和距離:這個樓上很多人都說得非常清楚了,太長距離的跳燈,或是拉出擴散板、裝上擴散罩,都會增加閃燈出光量,當然也就容易過熱。
(4)再來就是減少不必要的拍攝次數囉。
另外,SB-900的「過熱保護」的確可以在選單裡關閉,但只有在真正必要時才建議這麼做,因為這有點像是在賭「充電板會不會熱到超過臨界點」那就從1變成0整個掛掉了;而且此一選項在閃燈可工作狀態下就要設定,一旦過熱停機,就無法進入選單了。
如果是專業工作者,或個人拍攝重要活動,很少有人會只帶一機、一鏡、一燈這麼冒險的;至少都是雙機、雙鏡、雙燈以上,數位產品要在甚麼時候罷工是無法預期的。買個備燈吧,SB-700不錯,功率雖然比SB-900稍小但也非常夠用,而且因為功率較小,所以只要不狂操也就比較不會有熱當的狀況。
lee0625 wrote:
今天拍攝 喜筵時 竟...(恕刪)
我正巧上週剛好拍攝尾牙跟婚禮,使用SB-900當主燈,SB-800當備用燈,SB-900在正常使用下從來沒發生過過熱的情況,備用燈也只是在特殊情況下離機閃,或是主燈沒電時直接換上。
很多人會過熱,不外乎是...
一、使用柔光罩
二、拉出擴散版
三、經常不必要的連拍
有些人甚至在暗色的天花板也使用跳燈...
很多不當的使用方式,造成器材產生問題,最終怪罪於器材不夠好,或是認為拿到機王,東西品質有問題....等等。
假設今天買了一台車,零到一百只要五秒,所以每次發動引擎後,就是零到一百這樣開嗎?或者是車上塞滿五個人、或是在後面拖了一個拖板車,然後說車子跑不到這個數據,就說這台車就是有問題的。(只是在01看久了,有感而發,離題了)
解決方式,前面已經有很多人說了
1,光圈放大。增加進光量
2,感光度提高。也可以減少燈光的出力
3,擴散盒/擴散版。除了近距離拍攝外,拿掉或是收回去。
視情況做調整,才是攝影師的價值,有時客戶、被拍攝者使用的器材更專業。
過熱保護裝置關掉並不是根本的解決方式,這個功能是用來保護器材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