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DANNY wrote:您好,晶片出廠預設值...(恕刪) 啊!您說的就是dandelion chip的設定方式。這個是由俄國人開發出來的鏡頭晶片。我當初也是對這個晶片有興趣。因為雖然D700可以輸入鏡頭焦距及最大光圈,然後就可以支援Ai老鏡使用A模式,但有時常常會忘了叫出設定而出錯,所以若能像ZF.2鏡一樣有晶片自動傳給機身鏡頭資訊就不會出這種錯,而且M,S,A,P都可用,是滿方便的。不過,我倒是在國外網站也看到討論,這種貼晶片的手法若用在更老的Ai或non-Ai鏡上可能會有曝光上的誤差。因為貼晶片讓機身設定光圈大小的基礎是建立在鏡頭光圈級數與光圈撥桿位移量呈線性關係上,機身知道了該鏡頭的最大及最小光圈,由此算出每收/放一格光圈,其機身光圈撥桿在作動時要加/減若干位移量。但老鏡在這方面有的並非呈線性關係,因此用這樣的假設就會出現誤差,據說大約差0.5~1.0EV之間。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目前我還在考慮要不要花那一筆錢。
我可能沒說清楚,其實若是沒有太古老的Ai鏡(例如1970年以後)其光圈撥桿位移量已都是線性,所以貼晶片來用曝光的誤差是極小,我也相信您的鏡頭沒有問題。前面提到這個只是一個補充說明,讓有想要用更古老的老鏡的人有個心理準備。其實我也覺得在數位時代,曝光差個半級或一級,大部份情況用後製都調得回來,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北投DANNY wrote:我機身是D7...(恕刪) 我的是D70s,我老爸的是D7000!D70s的合焦指示燈,只有小小的燈點,要來回不斷嘗試才知道有沒有對到焦!D7000的就方便多了,燈點左右還有兩個方向,至少知道再往哪個方向調整!不過的確,有嗶嗶聲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