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媚英國 wrote:代誌不是單單"相機後的那顆腦袋"就可以打發的好麼?算一算樓主拍婚攝的生材器具也要10萬了...為什麼要用2台單眼?需不需要攝影燈?穩定器就算二手的一支也不便宜喔~ 10萬對於只買鏡皇機皇的"高手"們來講,是零頭吧...隨便一機一鏡就是十幾萬二十萬了有人10萬就能拍,有人30萬還沒到位...不過個人倒是同意專業要拍,買個幾十萬的設備,並不是便宜點的器材就拍不好而是要客人們覺得"專業"...也省得拍婚禮時被一些外行卻抱著機皇鏡皇的"玩家"給看小了
TO COOX一、我原本就只是希望買一台可以錄影的相機而已,因為本身有一台D80加一隻18-200的旅遊鏡,如果要換系統就很麻煩,剛好在國外的網站上,看到有人用D5100加18-200拍攝風景的樣片,而那個風格是我喜歡的,也和我拍法頗類似的,所以在PCHOME看到這一台D5100,就下單了。二、不過18-200在宴會或室內很吃力,所以另外找了一隻副廠B005來頂替,在白天戶外的時候,18-200這個焦段是很好用的。三、我覺得用合理的價錢,買到自已喜歡的產品,就夠了,當您把影片放給朋友看,他們喜歡就好了,至於用什麼器材拍,他們大概也不會太介意。
小弟不明瞭的是,樓主已經分析了自己的需求,選擇了適合的翻轉螢幕機身跟防手振大光圈鏡頭,只是剛好是外界所謂入門機與副廠鏡,這跟器材高低階有什麼關係?如果D7000有翻轉螢幕, 30 fps,AF-s 17-55mm f2.8有VR,樓主就一定會抵死不從?「那是高階器材,所以thanks, but no thanks」?樓主說了:「他們喜歡就好了,至於用什麼器材拍,他們大概也不會太介意。」所以為什麼一定要去強調高手/低階器材這種組合?「外掛的MIC,腳架,DIY的短型軌道,雙機」這些難道是低階器材?一個賽車手家住在狹小的巷弄裡,於是他選擇了小車當作日常代步車,所以我們就一定要去說「重要的不是車,是駕駛技術,高手開小車也比新手開跑車強」?而完全無視人家有實際上的需求這件事,一直要冠予「高手用樹枝打敗新手用倚天劍」這項「殊榮」給他?
回應一下樓上的夏餅桑...一、假如D7000有這些LCD翻轉、30P,我大概會考慮這一台,例如..白平衡可自定K數,在錄影中可以微調白平衡,光圈、快門,ISO,這些...比陽春的D5100方便太多了。二、另外D7000可吃一些D鏡,D5100就只能吃G鏡。三、至於17-55這顆鏡頭如果有VR,我想要我買下去,我也會考慮很久就是了,因為一顆原廠鏡,我可以買三顆副廠鏡,把那些錢買記憶卡及電池比較實惠多了。四、好的賽車手,遇上好的車子,自然就會如魚得水,問題是...我剛接觸這一塊,若是冒然買輛跑車,除了要準備很多銀兩,遇到路況不熟,一旦失控...,翻車的機會風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