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剛去中國黃山自助,帶了三枚18-55 f3.5-4.655-200 f4-5.650mm f1.8結果75%的照片都是18-55廣角照的50mm f1.5約23% ,結論,出國拍風景大部分用到的廣角,少部分拍人需要景深,望遠端用到機會則不多因為17-50畫質遠大於18-200,偶建議你還是帶17-55,要拍景深則用55mm端拍
建議樓主擇一就好,除非你這趟是專門去拍照的,因為你可能會發現,另外一支根本沒用到,旅途中光一支18-200就夠你受的了.出國前想著我要用oo鏡拍某種景,另外要用xx鏡才適合拍令一種景,回國後發現...這一切都是幻覺....
morganchang wrote:在光源較不足處是VR(F3.5)效果較好還是大光圈(F2.8)?恕刪) 看你要的是淺景深還是高快門。光源不足但是有腳架的話,可以縮光圈得到較大的景深。手持的話,VR可以幫助手持穩定到1/15 or 1/8, 3.5 跟2.8光圈差別在於景深的需求,因為數位的拉高iso通常可以解決快門的問題。我通常在家中拍都用ISO 800, 光圈1.4 快門都在1/60左右。 相當於ISO 100時 快門1/8這也是我用Canon的原因之一,因為高iso雜訊較低。
會考慮 17-55 應該是顧慮到畫質的因素吧。難得出國,總是希望拍出來的照片美美的。不過呢,我覺得因為每個人攝影時的取景角度或想法或習慣不一樣,別人的建議其實也不一定適合你。既然你已經有了17-55/18-300,而一定只能選一支的話,不如就帶17-55去吧。如果這趟回來你發現其實這個焦段就足夠你使用,那就太好了。反之,若你發現攝影時焦段不足,那或許你下次出國就要考慮放棄較高的畫質而選擇18-200囉。
earl258 wrote:出國帶這種定焦拍淺景...(恕刪) 大光圈不一定是為了要拍淺景深出國看是去哪裡,有些室內地方是禁止用閃燈的,低光源下大光圈是有優勢的晚上出門,也有人習慣只帶個輕便的大光圈定焦鏡頭,速寫方便另外出國拍照沒有一定要拍景,其實獨特的人文或是局部的特寫也是有一番不同的感受國家地理很多照片都是沒有拍出當地的景觀特色,不過卻有個生動且明確的主題白天晴朗的戶外基本上縮光圈,縱使是什麼狗鏡也會有相當不錯的效果這時候最重要的是焦段的考量,18-200VR就很適合了
抱歉 可能說的不夠清楚我的意思是說:再光源不足處且沒有腳架這時快門會非常的慢(如僅有1/8)會容易會手震我試過N18-200 vr可以手持1/16秒不手震但是在往下就....所以想請教的是如果不考慮淺景深這時因大光圈(F2.8)快門會有所提升此種環境是vr較不容易手震還是大光圈(F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