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自已拍照和爬文的結論
拍照除了構圖,另外就是力求曝光正確
構圖我自已也還沒什麼概念
但曝光我覺得就是讓畫面(尤其是主題)呈現你想要的亮度
以M模式來說,
先依現場亮度決定iso
再依照所想要的景深來決定光圈
之後參考曝光尺來設定快門(我都先調到中央或正負一格)
先拍一張看曝光度是不是自已滿意的,再去微調快門
這樣大概拍個4-5張就可以得到自已滿意的曝光值
如果快門太慢記得去調整iso來達到安全快門
DSLR的好處就是可以馬上預覽成果,看完馬上調整參數
時間許可的話同一個景就慢慢拍,嘗試不同的光圈所帶來的景深效果
單眼要學的很多,所以才有趣啊
慢慢來,不要急 拍久了有fu好照片自然會跟著出現的~
對了,還有進光量不只是大光圈、連鏡頭口徑大小也會影響到。
不只要看快門和光圈、連鏡頭的特性也要知道,這一點書上不太會教~
例如你的16-85用85端,光圈開5.6和85mm F1.4那一顆一樣開到5.6,為什麼後者的景深比較淺,這就是鏡頭的特性一種(也算是鏡頭的設計)、其它還包括深景的美感、星茫形狀......等
別想太多,好好拍就好,用平常心。我最近那攝影的熱忱也不見了,拍出來的東西沒有當初學攝影時那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照片,但我就把它當成興趣之一或是一種生活技能,很多人不會使用相機的,你知道嗎?
連什麼是對焦也不知道,快門只知道按下去....
再來是練習曝光的加減補償下的差異,何種環境狀況下曝光需要加級,或減級.甚至同一構圖拍包圍式曝光試試
第三是光線的觀察,用眼睛觀察早上8~9點陽光對物體產生陰影的感覺,中午11~12點的感覺,下午3~4點的感覺,或是環繞一個物體繞一圈每走一步拍一張水平點要一致,拍完後自己選幾張覺得光線照射的位置是你想要的
當然你也可以找一個老師去學習,找同好一起研究,或是去美術館多看展覽,及去看看裡面的攝影或是美術方面的書籍
一個星期學會一樣,一年就學了52種,這樣就很厲害了,學攝影不用急,我學了第三年,老師也才只覺得可以勉強騙騙不懂的人的程度而已,要到能獨當一面的攝影師還要5~7年的磨練及學習,不過現在我也沒啥進步,用嘴巴拍照罷了
不滿意照片嗎?不滿意的地方是...曝光?構圖?景深?角度?
然後在根據自己覺得不足的地方去搜尋~
根據大家的經驗邊看邊試,先去學別人怎麼拍,在去自己發揮創意!!

這是我的攝影書櫃,還在緩慢增加中...
當中很多都是01上面大大們推崇的書籍...
那本"攝影師之眼"談的是構圖~
然後每期固定會買的DIGPHOTO雜誌~
"拍出好味道"談的是美食攝影~
人像當然少不了咱們N家講師"黑麵"大的"美少女攝影技巧"~
那本"賴吉欽"前輩的"DSLR單眼數位相機聖經"幾乎所有關於攝影的事都談到了
"Nikon相機100%手冊沒講清楚的事!"堪稱是圖文並茂版的使用手冊...
以上簡單介紹這六本書就夠您學很多了!!
多多去看別人的照片參考別人的拍照角度、構圖、曝光風格...
對自己也是很大的進步!!
加油喔!!
我就是幽靈人口就是我/\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