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NIKON 老鏡頭與新鏡頭的迷思 @.@?

我自已也有幾支四十幾歲的白嘴老鏡,我覺得老鏡不見得不利呀!手上的105/2.5及50/1.4這兩支拍半身人像,在電腦上1:1放大檢視,臉上的汗毛或是牙縫中的菜屑都一清二楚.當然,我也是用D700,或許1200萬畫素沒法分出老鏡與現代鏡的解析度的高下.但對我來說是很足夠了.
而且評判一支鏡頭的好壞,或者應該說合不合用,不是只有解析度一項,色階的呈現、耐用度、散景特色等,甚至體積和重量都是考量點.我反而喜歡手動定焦老鏡(或是現在少數幾款還在量產的手動鏡)那種低調、精簡、耐用的特性.
這陣子N家鏡頭進的都老鏡, 原有的AF鏡頭留下顆sigma 400 apo macro, 其他出了, 本就多手動鏡, 沒差啦

原有的D300出後, 看是否有S5的後續機種, 沒有, 就拍底片, 或人肉接環上P家機


N家新鏡, 在105/2.8 micro VR之後, 觀察觀察吧
閣下覺得顏色方面老鏡頭會比較有底片味但是就不會十分銳利因為鏡頭有新鍍膜的關係,我認為這不是絕對值,再講到後制的話, 發色方面不同的鏡頭會差很多的調調吧!

即使是新鏡頭有非球面鏡則邊角的畫質會有相當程度的改善.
金錢誠可貴,時間價更高,若為名譽故,二者皆可拋.
老鏡~比新鏡好~這點~是真的~除了自動對焦沒有外~老鏡~真的只有一個字~
讚~利阿~準阿~其它我不會說~~我還是喜歡老東西~下面鏡頭不用我多介紹~看的懂的人就懂摟~
還有隻老定光圈F4的~比現在光圈1.4的都還要亮~我要在挖挖我的房間不隻放那~有在PO
我還是喜歡老鏡
300F2

200F2




howardche wrote:
小弟有自己有幾管70...(恕刪)


每顆鏡頭都有自己的個性與特性,
理論上都有一些場景與情況是所謂不好的鏡頭可以出勤的..

所以每顆鏡頭你的感覺是什麼..
今天你想要拍什麼樣的風格或是環境..

就攜帶覺得適合的鏡頭...

這不就是攝影好玩得一部分嗎??
喇叭嘴技術交流,超越唬爛的境界
在顏色這方面
我也是比較喜歡老鏡頭
有一種很濃厚的顏色
【腳踏車+慢跑】【高雄市Dslr攝影人】 【使用Canon中,Nikon過去式】 【http://album.blog.yam.com/skyxkami】
petroleum1234 wrote:
剛開始學攝影時 有焦段齊不齊情結
後來覺得算是略懂攝影時 有大光圈情結
等到覺得自己中毒很深時 有定焦鏡情結
買到沒東西買又再亂買後 有老鏡情結
等散盡家財後 終於知道 所有鏡頭都有個性,每支鏡頭都有特色,從此不再比誰利誰美
因為
...(恕刪)


大大講的真準,我正好是第三階段

以前是講究鏡頭利不利,AF快不快
現在是慢慢品嘗裡面的光學味道

以前MF鏡用是玻璃鏡片
一擺可以二三十年不壞,價格上也比較便宜,入手也容易

現代AF用許多塑膠鏡片,加上結構更加精密
很讓人擔心是否可以擺上個二三十年
若不是頂級鏡頭的話,推個幾代翻版,價格直直落,很難保值

但我也必須承認在很多場合,MF鏡不如AF的快速對焦方便
對於人物或動作的瞬間捕捉,AF是比MF來得好用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各位師兄都說得沒錯, 舊鏡的色彩"感覺"濃烈得來又自然, 真是非常的討好, 而新鏡就只有銳利度高, 清晰是清晰了但卻沒有了自然舒服的感覺

而且舊鏡的造工一般好好多, 尤其是如果你能拿到.C年代或之前(AUTO, non-AI年代)的金屬鏡身時, 只有接觸過現代鏡的朋友, 一定會對舊鏡的手感愛不惜手! 現在的金圈鏡造工好? 接觸過舊鏡後你會同意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舊鏡最低階鏡頭都比現代的金圈鏡造工好得多了

不過舊鏡也不是一定好的, 姑不論要手動變焦(當然有人覺得是樂趣啊), 有幾個問題要小心的, 不要為了買老鏡而去買老鏡:

1. 不要買變焦老鏡. 以前的定焦鏡結構是設計師用人腦想像/感覺出來的, 可是變焦鏡卻是由70mm到200mm每一個mm都要考慮, 所以用人腦去"想"就難很多, 變焦鏡還是用電腦計算最可靠準確. 所以可以想像那個沒有電腦的年代, 變焦鏡會是那麼的爛. Nikon出了一支"享負盛名", 爛中之爛的名鏡, 那就是43-86. 有勇氣的就試試看吧!

2. 最大光圈大於f/2的不夠銳利. 試過55mm f/1.2, 以及80-200mm f/2.8, 最大光圈真是不能用的, 影出來濛濛的就像有層薄紗, 色散得非常嚴重, 不用裝柔焦鏡本身最大光圈其實已經是柔焦鏡.. 如果說光圈大於f/2仍能銳利的, 就只有三支: 35mm f/1.4, 58mm f/1.2以及85mm f/1.4. 不過別忘記, 手動鏡加大光圈對焦是無比的痛苦的, 不要逞強, 連外國的高手Bjorn也說自己用58mm f/1.2手動對焦對到流眼淚啊

3. 最近對焦距離太長. 那舊鏡時代, CRC還沒有流行時, 很多鏡頭的對焦距離太長了, 不能近拍, 很多的放大倍率都在1:8以下, 鏡頭的實用性便減低了

在此推介一下幾支好評的手動舊鏡:
1. 105mm f/2.5 P.C <-- 阿富汗少女鏡不用多說了, 全開光圈超利, 散景奶油, 是無敵的人像鏡
2. 55mm f/3.5 micro <-- 如果找到compensatory aperture版本(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話, 那就是微距鏡之中的神物了, 那是犧生了遠攝質素, 而將鏡頭的解像力完全集中於1:2至1:10的放大倍率中的神奇微距鏡
3. 28mm f/2 <-- 酒吧之眼, 全開光圈非常可用, 雖然它不是一支超卓的鏡, 但在Nikon wide鏡之中它可以說是最佳的

希望以上能幫到大家

howardche wrote:
小弟有自己有幾管70...(恕刪)


除非「底片味」是可說清楚的真理
否則
這少了一些,那多了一些
都沒太大的意義

想想
如果底片在數位之後出現
那會什麼現象?
說「底片少了一些數位味」?

jasonli wrote:
但我也必須承認在很多場合,MF鏡不如AF的快速對焦方便
對於人物或動作的瞬間捕捉,AF是比MF來得好用


可是我覺得MF的感覺比較好!!
就我自己來說,給焦不是只有準焦或是不準焦的差別..
喇叭嘴技術交流,超越唬爛的境界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