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利阿~準阿~其它我不會說~~我還是喜歡老東西~下面鏡頭不用我多介紹~看的懂的人就懂摟~
還有隻老定光圈F4的~比現在光圈1.4的都還要亮~我要在挖挖我的房間不隻放那~有在PO
我還是喜歡老鏡
300F2

200F2




petroleum1234 wrote:
剛開始學攝影時 有焦段齊不齊情結
後來覺得算是略懂攝影時 有大光圈情結
等到覺得自己中毒很深時 有定焦鏡情結
買到沒東西買又再亂買後 有老鏡情結
等散盡家財後 終於知道 所有鏡頭都有個性,每支鏡頭都有特色,從此不再比誰利誰美
因為
...(恕刪)
大大講的真準,我正好是第三階段
以前是講究鏡頭利不利,AF快不快
現在是慢慢品嘗裡面的光學味道
以前MF鏡用是玻璃鏡片
一擺可以二三十年不壞,價格上也比較便宜,入手也容易
現代AF用許多塑膠鏡片,加上結構更加精密
很讓人擔心是否可以擺上個二三十年
若不是頂級鏡頭的話,推個幾代翻版,價格直直落,很難保值
但我也必須承認在很多場合,MF鏡不如AF的快速對焦方便
對於人物或動作的瞬間捕捉,AF是比MF來得好用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而且舊鏡的造工一般好好多, 尤其是如果你能拿到.C年代或之前(AUTO, non-AI年代)的金屬鏡身時, 只有接觸過現代鏡的朋友, 一定會對舊鏡的手感愛不惜手!


不過舊鏡也不是一定好的, 姑不論要手動變焦(當然有人覺得是樂趣啊), 有幾個問題要小心的, 不要為了買老鏡而去買老鏡:
1. 不要買變焦老鏡. 以前的定焦鏡結構是設計師用人腦想像/感覺出來的, 可是變焦鏡卻是由70mm到200mm每一個mm都要考慮, 所以用人腦去"想"就難很多, 變焦鏡還是用電腦計算最可靠準確. 所以可以想像那個沒有電腦的年代, 變焦鏡會是那麼的爛. Nikon出了一支"享負盛名", 爛中之爛的名鏡, 那就是43-86. 有勇氣的就試試看吧!

2. 最大光圈大於f/2的不夠銳利. 試過55mm f/1.2, 以及80-200mm f/2.8, 最大光圈真是不能用的, 影出來濛濛的就像有層薄紗, 色散得非常嚴重, 不用裝柔焦鏡本身最大光圈其實已經是柔焦鏡..


3. 最近對焦距離太長. 那舊鏡時代, CRC還沒有流行時, 很多鏡頭的對焦距離太長了, 不能近拍, 很多的放大倍率都在1:8以下, 鏡頭的實用性便減低了
在此推介一下幾支好評的手動舊鏡:
1. 105mm f/2.5 P.C <-- 阿富汗少女鏡不用多說了, 全開光圈超利, 散景奶油, 是無敵的人像鏡
2. 55mm f/3.5 micro <-- 如果找到compensatory aperture版本(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話, 那就是微距鏡之中的神物了, 那是犧生了遠攝質素, 而將鏡頭的解像力完全集中於1:2至1:10的放大倍率中的神奇微距鏡
3. 28mm f/2 <-- 酒吧之眼, 全開光圈非常可用, 雖然它不是一支超卓的鏡, 但在Nikon wide鏡之中它可以說是最佳的
希望以上能幫到大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