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FX & DX 差異&混淆


diffusionless wrote:
靈光兄:Willie...(恕刪)


感謝上面攝友的分享
從diffusionless cut下來的圖真的還蠻清楚了解 FX在相同焦段所帶入的視野能夠造成的空間感 (oh my~ 又是term的表達 哈哈)
這或許就是DX想要得到相同的視野, 必須用更廣的焦段+接受透視變形的條件
我好像懂了一些...但還是需要一點時間消化..

假日弄台FX & DX + 相同變焦鏡頭來交叉比退看看 (不過聽說假日台北又要下雨...殘念)
diffusionless wrote:
16mm鏡頭,不管成像圈干擾
在APS上的視角就是比FX上小很多!...(恕刪)

誰能告訴我, NIKKOR Lenses Simulator 這兩張圖(借用一下)





壓縮感, 哪一張比較被壓縮?

還是兩張壓縮感其實差不多? 壓縮感差不多的原因為何?
corryhsiao wrote:
有幾個問題一直弄不透...(恕刪)


通透感?

你看多了,拍多了,就會體會,但它也不是好作品必備的條件

就像有人說的「奶油味」、「油畫味」
常常各有不同的說法
請去爬文就了解

拍久了,得知個中三昧,那你的空氣感、通透感等,就會浮現

diffusionless wrote:
所以只是想表達說16mm鏡頭,不管成像圈干擾
在APS上的視角就是比FX上小很多!

構圖上產生其他景深各方面問題影響也是重要差異來源。
...(恕刪)


請教diffusionless大大

又如果DX後退到那艘船的大小等同FX格式的大小時,兩者會有什麼差別?

看到現在我覺得拍遠物APS-C有優勢, 拍廣角FX有優勢,是這樣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s/elbert78/

靈光 wrote:
誰能告訴我, NIK...(恕刪)


所謂的壓縮感
指的就是"透視"
透視跟鏡頭無關
而是跟距離有關

所謂的aps-c壓縮或長焦鏡的壓縮感
那是因為
在把主體拍的同樣大小時
aps-c要比ff離主體更遠
才會有所謂的壓縮感比較重

長焦鏡也是一樣的道理

若是你站在同一個位置不動
用什麼鏡頭的透視皆是相同的
blog: http://amadeuss.pixnet.net/blog

lendliceex wrote:
所謂的壓縮感指的就是...(恕刪)


有些事情...不要知道會比較好...

知道了就會一直想東想西的...

更痛苦的是不能買的時候還必須要騙自己..."沒差"
請參考黑麵大於另一篇文章中的範例,其中有M4/3、APS-C及FF於同一場景、同一光源(兩支SB800離機閃)下的實拍圖,個人覺得E-PL2及GF2的相片比較符合我自己所謂的相片「有通透感」,但是每個人解讀和看法大概也不同,所以請自行比較囉!
透視效果跟壓縮感 請看這篇~
有詳細的介紹
透視解說
蝌蚪18 wrote:
有些事情...不要知道會比較好...
知道了就會一直想東想西的...
更痛苦的是不能買的時候還必須要騙自己..."沒差"

蝌蚪大這段話真是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樓主只要找擁有全幅機的朋友試用一下,或是去租來體驗一下即知,
搞不好到時沒差一族就會多一個伙伴了^^........沒差,這一定是幻覺.......

攝影:用心靈感受,用器材及技巧捕捉,探尋人生中的真善美。

da7535 wrote:
蝌蚪大這段話真是道出...(恕刪)


有差沒差.... 對於從底片時代一路進到數位的人比較有差.....

如果一開始就是玩aps.... 那有什麼差別.... 說穿了只是一種格式而已。
FM3a +ZF 25, 50, 85 +Voigtlander 125/ Marantz SA11S2 -TubeFan 2A3 -Stella Melody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